病名。见《外科启玄》。又名胎溻皮疮。症见胎儿表皮呈片状脱落,肉色红润,如汤烫状,逐渐扩大,向四周蔓延,甚则大部分皮脱或遍身无皮。由孕母过食五辛炙煿等物,或父母患梅毒传染于胎儿所致。治宜清热解毒,用三黄汤加减。参见胎溻皮疮条。
溻[tà]皮疮
释义
释义
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中医世家、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等,本站数据仅供参考,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相关词条
-
檀
「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安神止渴,久服强身。...
释义拼音T -
桐
「释名」白桐、黄桐、泡桐、椅桐、荣桐。 「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 1、手足浮肿。用桐叶煮汁浸泡,同时饮汁少许。汁中加小豆更好。 2、痈疽发背(大如盘,臭腐不可近)。用桐叶在醋中蒸过贴患处。退热止痛。逐渐生肉收口,极效......
释义拼音T -
檀香
「释名」旃檀、真檀。 「气味」(白旃檀)辛、温、无毒。(紫檀)咸、微寒、无毒。 「主治」(白旃檀)心腹痛、肾气痛、噎膈吐食、风热肿毒。(紫檀)止血、止痛、疗淋、敷刀伤。......
释义拼音T -
土马
「气味」甘、酸、寒、无毒。 「主治」 1、鼻血不止。用土马二钱半、黄药子五钱,共研为末。水送服二钱。服两次可止鼻血。此方名“寸金散”。 2、二便不通。用土马洗净,瓦上焙过,世细,每取二钱,加水一碗煎服。......
释义拼音T -
藤类概述
1、甘藤:亦名甜藤。断藤流汁,甘美如蜜。有解毒和血之效。 2、含水藤:解渴。 3、天仙藤:疗水肿,解疝痛。 4、紫金藤:补男子肾,敷恶疮肿毒。......
释义拼音T -
通脱木
「释名」通草、活夺、离南。 「气味」甘、淡、寒、无毒。 「主治」水肿癃闭,明目退热,泻肺,利小便。...
释义拼音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