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拼音T > 正文

土茯苓

释义

「释名」土萆解、刺猪苓、山猪粪、草禹余粮、仙遗粮、冷饭团、硬饭、山地栗。

「气味」(根)甘、淡、平、无毒。

「主治」

1、梅毒。用土茯苓四两、皂角子七个,煎水代茶饮。

2、骨挛痈漏(筋骨疼痛,溃烂成痈,积年累月,终身成为废疾)。用土茯苓一两,有热加黄苓、黄连,气虚加四君子汤,血虚加四物汤,煎水代茶饮。又方:用土茯苓四两、四物汤一两、皂角子七个、川椒四十九粒、灯心七根,煎水代茶饮。

3、瘰疬溃烂。用土茯苓切片,或研为末,水煎服,或加在粥内吃下。多吃为好。

释义

释义

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中医世家、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等,本站数据仅供参考,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相关词条

  • 通脱木

    「释名」通草、活夺、离南。 「气味」甘、淡、寒、无毒。 「主治」水肿癃闭,明目退热,泻肺,利小便。...

    释义拼音T
  • 通草

    「释名」木通、附支、丁翁、万年藤,子名燕覆。 「气味」辛、平、无毒。 「主治」上能通心清肌、治头痛、利九窍,下能泄湿热、利小便、通大肠,治遍身拘痛。......

    释义拼音T
  • 天门冬

    「释名」亦名门冬、颠勒、颠棘、天棘、万岁藤。 「气味」(根)苦、平、无毒。 「主治」 1、肺痿咳嗽,吐涎,回燥而不渴。用生天门冬捣汁一斗、酒一斗、饴一升、紫苑四合,浓煎成丸子。每服一丸,如杏仁大。一天服三次。......

    释义拼音T
  • 菟[tù]丝子

    「释名」菟缕、菟、菟芦丘、赤纲、玉女唐蒙、火焰草、野狐丝、金线草。 「气味」(子)辛、甘平、无毒。 「主治」 1、消渴不止。用菟丝子煎汁随意饮服,以止为度。......

    释义拼音T
  • 天雄

    「释名」白幕。 「气味」辛、温、有大毒。 「主治」 1、元阳虚损(寒邪外攻,手足厥冷,大便滑数,小便白浑,六脉沉微)。用乌头、附子、天雄一起炮制并去皮脐,等分咬细,每服四钱,加水二碗、姜十五片,煎至成,温服。此方名“三建汤”。......

    释义拼音T
  • 葶苈

    「释名」丁苈、大室、大适、狗荠。 「气味」(苗、子)苦、平、无毒。 「主治」 1、阳性水肿(面赤、烦渴、喘急、小便涩)。用甜葶苈一两半(炒后研末)、汉防己末二两,和鸭血及头同捣极烂,做成丸子,如梧子大。视病情每服五至十丸,一天服三次,以小便通畅为验。.....

    释义拼音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