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拼音W > 正文

五逆

释义

疾病过程中出现的五种逆证:

①内证之五逆。《灵枢·玉版》:“腹胀,身热,脉大,是一逆也;腹鸣而满,四肢清,泄,其脉大,是二逆也;衄而不止,脉大,是三逆也;咳且溲血,脱形,其脉小劲,是四逆也;咳,脱形,身热,脉小以疾,是谓五逆也。”又云:“其腹大胀,四末清,脱形,泄甚,是一逆也;腹胀便血,其脉大,时绝,是二逆也;咳,溲血,形肉脱,脉搏,是三逆也;呕血,胸满引背,脉小而疾,是四逆也;咳呕,腹胀且飧泄,其脉绝,是五逆也。”《灵枢·五禁》:“热病脉静,汗已出,脉盛躁,是一逆也;病泄,脉洪大,是二逆也;着痹不移,(月囷)肉破,身热,脉偏绝,是三逆也;淫而夺形,身热,色夭然白,及后下血衃,血衃笃重,是谓四逆也;寒热夺形,脉坚搏,是谓五逆也。”

②痈疡病之五逆。因外伤或痈疽疮疡等病因失治误治而出现的五组逆证。出《灵枢·玉版》。即“其白眼青黑,眼小是一逆也;内药而呕者,是二逆也;腹痛渴甚,是三逆也;肩项中不便,是四逆也;音嘶色脱,是五逆也。”后世痈疽之七恶证即其发展充实而提出的。另诸病皆有五逆证当予鉴别之。

释义

释义

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中医世家、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等,本站数据仅供参考,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相关词条

  • 无患子

    「释名」桓、木患子、噤娄、肥珠子、油珠子、菩提子、鬼见愁。 「气味」子皮(即核外肉):微苦、平、有小毒。子中仁:辛、平、无毒。 「主治」......

    释义拼音W
  • 芜荑

    「释名」荑.无姑.木名。 「气味」辛、平、无毒。 「主治」 1、脾胃有虫,食即痛。面黄无色。用芜荑仁二两,和面炒成黄色,研为末。每服二匙,米汤送下......

    释义拼音W
  • 乌木

    「释名」乌木、乌文木。 「气味」甘、咸、平、无毒。 「主治」解毒,亦治霍乱吐利。取木片研为末,温酒冲服。...

    释义拼音W
  • 乌蔹莓

    「释名」五叶莓、茏草、拔、茏葛、五爪龙、赤泼藤。 「气味」酸、苦、寒、无毒。 「主治」 1、小便尿血。用乌蔹莓阴干,研为末。每服二钱,开水送下。......

    释义拼音W
  • 威灵仙

    「气味」(根)苦、温、无毒。 「主治」 1、腰脚诸痛。用威灵仙末,每服一钱,空心服,温酒送下。又方:用威灵仙一斤,洗干净,在好酒中泡七天,取出研为末,加面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用泡药的酒送下。......

    释义拼音W
  • 王瓜

    「释名」土瓜、钩、老鸦瓜、马瓞瓜、赤雹子、野甜瓜、师姑草、公公须。 「气味」(根)苦、寒、无毒。(子)酸、苦、平、无毒。 「主治」 1、小儿发黄。用王瓜根生捣汁,每服三合。服三次即可见效。......

    释义拼音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