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拼音X

拼音X 第82页

  • 新感瘟病

    指感受外邪、随感而发之温病。临床以发热重、恶寒轻、头痛口渴,少汗或无汗,苔薄,舌红等温邪在表的症候为特征,汪石山力主新感温病说,认为“冬之伤寒,秋之伤湿,夏之伤暑”等均属新感之温病(参见《医学原理》、《伤寒选录》),亦可兼见咳嗽、喉痛、颐肿等症,其传变与...

    释义拼音X
  • 新建

    ①经外穴名。出《新针灸学》。定位与足少阳胆经之居髎穴同。见该条。②推拿穴位名。出《实用小儿推拿》。在颈部第2-3颈椎棘突间。捏挤至皮肤呈紫红色为度。有清咽喉、散热结等作用。用于治疗喉痛,急性喉痹,乳蛾,声带水肿,喉咙嘶哑等症。......

    释义拼音X
  • 新洛

    九宫之一。干宫。主立冬、小雪、大雪三节,共四十五日。《灵枢·九宫八风》:“太一常以冬至之日,居叶蛰之宫四十六日……明日居新洛四十五日。”......

    释义拼音X
  • 新内

    刚进行过房事。《灵枢·终始》:“凡刺之禁,新内勿刺。”...

    释义拼音X
  • 新设

    ①经外穴名。出《新针灸学》。在项部,当斜方肌外缘,后发际下1.5寸处。主治后头痛,项强,落枕,肩胛疼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释义拼音X
  • 新生浴儿

    新生儿保健法。见《奇效良方》。小儿初生,用五根汤(桃、柳、楝、梅、槐)加白芷、苦参煎汤浴之。若遇气候炎热,则用软绢蘸汤揩拭周身,可清洁皮肤,预防疾病。......

    释义拼音X
  • 新痰

    指初起之痰证。《不居集》卷十七:“新痰,新起之痰。其症轻,其形色青白稀薄,其气味亦淡。初起头痛发热,类外感伤寒。半夏、陈皮、花粉、茯苓、甘草、苏子。”参见痰证条。......

    释义拼音X
  • 《新修本草》

    药学著作。简称《唐本草》。五十四卷。唐·苏敬等撰于659年。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药典。分为正文、图和图经三部分。《新修本草》正文二十卷,目录一卷,是在《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和《本草经集注》等书基础上进一步增补了隋、唐以来的一些新药品种,并重加...

    释义拼音X
  • 《新针灸学》

    针灸著作。朱琏编。共分五篇:第一篇绪论;第二篇针灸治疗原理;第三篇为孔穴总论及针术、灸术方法;第四篇孔穴各论,按全身各部位分述孔穴的位置和主治;第五篇为各科疾病的针灸治疗。本书继承和总结了孔穴的传统理论、针灸疗法,而又有所创新,所以称“新针灸学”。书末附...

    释义拼音X
  • 囟[xìn]

    人体部位名。同顖。指婴儿左右顶骨与颅盖诸骨结合不紧密所形成的骨间隙。最易触摸到的是菱形的前囟,又称额囟、囟门、囟骨;以及三角形的后囟,又称枕囟。正常情况下,囟应在小儿半岁至两岁内闭合,过迟过早闭合均属病态。......

    释义拼音X
<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