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拼音X

拼音X 第19页

  • 下注疮

    病名。发于小腿部疮疡,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三十三,多由外受风湿毒邪,使荣卫凝滞所致,始生于小腿之前面,证见肿胀痛痒,破溃则脓水淋漓,若水之注,往往缠绵难愈,相当于小腿部之湿疹,或下肢溃疡,治宜内服萆薢渗湿汤,外敷以青黛散为佳。亦名湿毒疮。详见该条。......

    释义拼音X
  • 夏季,夏令。一年四季(四时)之一,农历的四、五、六月,即从立夏日至立秋日前的九十余天。《素问·刺要论》:“脉伤则内动心,心动则夏病心痛。”......

    释义拼音X
  • 夏承天

    清代医家。浙江余姚人。生平未详。着《医学考镜》十二卷、《药性辨》,未见流传。...

    释义拼音X
  • 夏鼎

    清代儿科医家。字禹铸,号卓溪叟。安徽贵池人。康熙八年(1669年)中武举。通医术,尤善儿科推拿术。于儿科诸证,多有独到见解,其诊察疾病重望诊,但于望指纹,持异议,谓:“指面筋纹,生来已定。”着《幼科铁镜》六卷(1695年),为后世儿科医家所推崇。......

    释义拼音X
  • 夏分

    指在夏季针刺应在浅深部位,即指络脉而言。《素问·诊要经终论》:“秋刺夏分,病不已,令人惕然欲有所为,起而忘之。”...

    释义拼音X
  • 夏化

    指夏令主气的盛衰多少。《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风温春化同,热曛昏火夏化同。”...

    释义拼音X
  • 夏脉

    夏季当见的相应脉象。其脉洪大方正,是阳气隆盛之象。《素问·宣明五气》:“五邪所见:……秋得夏脉,冬得长夏脉,名曰阴出之阳,病善怒不治。”......

    释义拼音X
  • 夏脉如钩

    脉象名。指脉应四时之象。夏季阳气旺盛,脉象亦呈现洪大,其势急升缓降,来盛去衰。《素问·玉机真脏论》:“夏脉如钩……其气来盛去衰,故曰钩。”......

    释义拼音X
  • 夏气

    夏季的主气。其性温热、湿润,适宜植物成长。五行与人体心气相应。《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夏三月……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释义拼音X
  • 夏秋霍乱

    病名。夏秋季节饮冷伤食,或湿热伏遏所致吐泻交作之证。《张氏医通》卷四:“夏秋霍乱,多食冷水瓜果所致,宜木香、藿香、陈皮、厚朴、苏叶、生姜。四肢重着,骨节烦疼,此兼湿也,二术、二苓、厚朴、陈皮、泽泻。”“凡夏秋霍乱,有一毫口渴,即是伏热,不可用温理脾胃药。...

    释义拼音X
<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