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学术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病在阳经或出现阳热证,通过针刺阴经或滋阴,调和阴阳,达到治疗目的。
①阳热盛的病证,耗伤阴津,治宜甘寒生津,保存津液。又如温病后期,肝肾阴亏,身热面赤,口干舌燥,手足心热,脉虚大,可用加减复脉汤甘润滋阴。
②疾病的症状在阳经,如足阳明胃经的呕吐,可针刺阴经的穴位,如内关(手厥阴心包经穴)、太冲(足厥阴肝经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张景岳注:“从阴引阳者,病在阳而治其阴也;从阳引阴者,病在阴而治其阳也。”
释义
治疗学术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病在阳经或出现阳热证,通过针刺阴经或滋阴,调和阴阳,达到治疗目的。
①阳热盛的病证,耗伤阴津,治宜甘寒生津,保存津液。又如温病后期,肝肾阴亏,身热面赤,口干舌燥,手足心热,脉虚大,可用加减复脉汤甘润滋阴。
②疾病的症状在阳经,如足阳明胃经的呕吐,可针刺阴经的穴位,如内关(手厥阴心包经穴)、太冲(足厥阴肝经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张景岳注:“从阴引阳者,病在阳而治其阴也;从阳引阴者,病在阴而治其阳也。”
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中医世家、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等,本站数据仅供参考,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猜你喜欢
疮病证名。出《外科启玄》。即红臀。指婴儿在尿布遮盖处的局限性皮炎。出《外科启玄》卷八。该病多婴儿下身清洗不及时,以及湿尿布过久浸渍,湿热之气蕴积肌表所致。好发于下腹、股内侧,会阴及臀部等处。证见初起时,局部呈现大片红斑,边缘清楚,或时有轻度浸润,表面光滑红...
从容自得的样子。《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大角之人,比于左足少阳,少阳之上遗遗然。...
医方著作。一卷。宋·王硕撰。约刊于12世纪末期。首记人参、甘草、附子等30种常用中药的药性及其单方验方;次载三生饮、姜附汤等常用方30首,介绍方剂组成及其临床应用;末载养正丹、来复丹等10种丸药的处方及其多种适应症。选方以《三因方》为主,数量虽不多,却切...
正骨器物名。又名固定垫。系骨关节损伤整复后用以夹缚固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止骨折复位后再移位、矫正成角以及侧方移位等骨折有着重要的作用。所用取材宜柔软而有韧性,并有一定形状和支持力,以具有吸水功能之毛边纸或脱脂棉为较佳。其制作当据所固定部位之不同需要,做...
推拿手法名。见《诸病源候论·目暗不明候》。用手指、手掌或尺骨鹰嘴突用力向下进行按压,与按法相似,但用力较重。多用于肌肉较丰厚的部位。有行气活血,舒筋止痛等作用。参见按法条。......
器械名称。 ①为祖国医学烙法中用以检查、治疗喉瘤、乳蛾等之铜制专用器械。略呈弯形或直形。治疗时压迫舌部,以保护舌部和下唇部等处,以免烙铁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