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拼音Z

拼音Z 第123页

  • 浊涕

    证名。指鼻涕浓稠秽浊。常见于鼻渊等病,出《素问·气厥论》。多因肺、胆蕴热上熏鼻窍等所致、治宜化浊清热为主,方选辛夷苍耳散、温胆汤加减。......

    释义拼音Z
  • 浊邪

    病因学名词。多指湿浊之邪。《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清邪居上,浊邪居下。”《温热论》:“浊邪害清也。”参湿浊条。...

    释义拼音Z
  • 浊邪害清

    病因病理学名词。指湿浊邪气阻遏清阳,蒙蔽头面清窍,出现神昏和听觉障碍的病机。《温热论》:“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释义拼音Z
  • 浊阴

    ①指自然界质重阴浊有形之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为天,浊阴为也。”②指体内重浊下降或浓厚的物质。如水谷精微中的浓稠部分,饮食糟粕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释义拼音Z
  • 浊阴不降

    病因病理学名词。指饮食水谷不能被正常消化吸收和排泄的病机。多因脾胃阳气不足,升清降浊功能失调所致。症见胸闷腹胀,大便溏,小便黄及头重体困,食少纳呆,舌苔厚腻,脉滑等。治宜健脾祛湿,芳香化浊等。......

    释义拼音Z
  • 浊浴

    经外穴名。出《千金要方》。在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后正中线2.5寸处。主治胆病惊恐,食欲不振,口舌无力等。斜刺0.5-1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释义拼音Z
  • 浊者为卫

    生理学名词。水谷精微中浓浊部分化生为卫气。《灵枢·营卫生会》:“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

    释义拼音Z
  • 着痹

    病证名。又名湿痹。出《素问·痹论》。详湿痹条。...

    释义拼音Z
  • 着肤灸

    灸法之一。即直接灸。见该条。...

    释义拼音Z
  • 琢齿

    自我推拿方法名。即叩齿法。《诸病源候论·齿虫候》:“琢齿二七过,使人丁壮有颜色,去虫而牢齿。”...

    释义拼音Z
<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