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 第84页
-
中脘痛
证名。中脘部疼痛。胸膺之下为中脘。治疗参见胃脘痛条。...
释义拼音Z -
《中西汇参铜人图说》
针灸著作。清·刘钟衡撰于1899年。本书绘集西医生理解剖图及中医手足六阴六阳图,标以经络、腧穴所在部位,着重以中医理论阐明脏腑功能。可用为研究脏象和针灸的参考。现存清刻本及石印本。......
释义拼音Z -
《中西汇参医学图说》
基础理论著作。二卷。清·王有忠撰于1906年。本书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参照西医解剖图,着重阐述脏腑结构及功能。力图使中西汇通。列有各脏分合图、十二经穴位,并论及各脏腑病理治法及备用诸方。现存光绪及民国时期三种石印本及《中西医学劝读十二种》本。......
释义拼音Z -
《中西汇通医经精义》
基础理论著作。又名《中西医判》、《中西医解》、《中西医学入门》。二卷。清·唐宗海撰。刊于1892年。本书将《内经》中的医学理论归纳为阴阳、脏腑、营卫、经脉、全体总论、诸病、望形、问察、诊脉、气味阴阳、七方十剂等20余类,予以撮要和注释。书中除引中医理论外...
释义拼音Z -
《中西汇通医书五种》
丛书名。清·唐宗海撰。刊于1892年。包括《中西汇通医经精义》、《金匮要略浅注补正》、《伤寒论浅注补主》、《血证论》、《本草问答》。这是较早试图汇通中西医学的论着。现存多种石印本及铅印本。......
释义拼音Z -
《中西医粹》
丛书。又名《脏腑图说症治要言合璧》。四卷。清·罗定昌撰。刊于1893年。共4种。其中《脏腑图说》、《脏腑各图》,系以脏腑配合八卦、干支、太极图及五运六气等立论,虽语涉玄虚,却不乏哲学和时空医学理论。其所附王清任《医林改错》与英人合信氏《全体新论》中的内脏...
释义拼音Z -
中西医汇通派
近代医学流派,简称汇通派。19世纪中叶以后,西方医学大量传入我国。在这种形势下,一部分中医或则以西医的解剖学、生理学等知识印证中医的古典医理;或则以中医的有关理论印证西医的某些知识,这种思路和做法比起全盘否定中医药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尊经泥古、拒绝接受包括西...
释义拼音Z -
中溪
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七。又称水毒病。详该条。...
释义拼音Z -
中郄
经穴别名。出《脉经》。①《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作中都穴别名。见该条。②《中国针灸学》作委中穴别名,见委中条。...
释义拼音Z -
中消
病名。又称消中、痟中、消脾。以善肌多食,形体消瘦为主要证候,或见小便甜。属脾胃燥热。治宜清胃泻火,滋阴润燥,用白虎汤、抽薪饮、黄连猪肚丸、生地八物汤、调胃承气汤等方。或因命门火衰,火不归元,游于胃而成中消者,则宜八味丸。本证可见于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等...
释义拼音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