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拼音Z

拼音Z 第90页

  • 肿烂喉风

    病名。系指喉风病又见咽喉两边肿疼而溃烂的病证。见《喉科指掌》卷四。本病由风火内炽上灼咽喉所致。治宜疏风清热消肿,方用清咽利膈汤加减,外可吹冰片散。也即烂喉风。详见该条。......

    释义拼音Z
  • 肿烂喉痈

    病名。系指喉痈肿痛而溃烂的病证。本病之病因,《喉科秘旨》卷下认为:“此症因脾家积热而生红肿赤烂。”治宜解毒泻火消肿,方用黄连解毒汤加减。参见喉痈条。......

    释义拼音Z
  • 肿腮

    病名。耳前后肿痛之证。《杂症会心录》卷下:“肿腮一症,是疫病,非伤寒也,是清邪中上焦,非风热也。”为疫病中的轻证。证见恶寒发热,耳前后肿痛,隐隐有红色,脉浮数。体实者用甘桔汤加牛蒡、丹皮、当归,体虚者用甘桔汤加何首乌、玉竹、丹皮、当归。参见大头瘟、痄腮条...

    释义拼音Z
  • 肿疡

    病名。历代医家命名多有差异。《周礼·天官》:“疡医上工八人,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之祝药劀杀之齐。”所指为外科医家或分科所掌管的一个专科或疮疡的一个分类。王肯堂《疡科证治准绳》卷五则称:“无名肿毒者……又名肿疡,又名虚疡也。”而薛己《外科发挥》卷一仅以...

    释义拼音Z
  • 肿胀如杯

    病证名。系指目赤痛,肿胀如杯的病证。又名覆杯,目封塞。本病多因风热外侵或肝经实火传脾土所致。见《证治准绳·杂病》。治宜祛风清热,泻火解毒,方可选用洗肝散加减,瘀滞较重者,可用开导法。......

    释义拼音Z
  • 《种痘新书》

    痘疹专着。十二卷。清·张琰撰。刊于1741年。卷一-二载药性、痘疹诊法及治疗大要;卷三介绍种鼻痘之法;卷四-八为痘疹各期的证法;卷九痘后杂症及调治;卷十女子痘症;卷十一麻疹论治;卷十二麻痘诸方。本书再一次论述了痘疹的发病规律和诊治大法,并论述种鼻痘之法,...

    释义拼音Z
  • 种橐

    病名。出《五十二病方》,阴囊肿大之病证,亦见于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医书《天下至道谈》。该书记载有治疗方剂。...

    释义拼音Z
  • 《种杏仙方》

    医方著作。四卷。明·龚廷贤撰。刊于1581年。作者收录简便验方,各方多系一、二味药组成。所用皆日常易致之物,按不同病症分为中风、中湿、脾胃等各类方剂。所收方剂大多为简便而经验有效之方。但也杂有少数具有迷信内容的治疗方剂。现存明刊本。......

    释义拼音Z
  • 种玉

    妇产科名词。出《广嗣纪要》。即种子,指受孕。详该条。...

    释义拼音Z
  • 种子

    妇产科名词。见明·万全《妇人秘科·种子章》。又名种玉。指受孕。...

    释义拼音Z
<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