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拼音Z > 正文

朱震亨

释义

元代医学家(1281-1358年)。字彦修。因世居丹溪,人又称丹溪先生,义乌(今属浙江)人。初业儒,攻就徐谦学性理之学。徐氏系得朱熹四传之学,震亨尽得其传。后徐罹疾,医皆不能疗,三十岁时因母病,遂决心学医,弃举子业。其时盛行南宋《和剂局方》,温燥之药几乎溢用,朱氏于此颇有异议。乃四出求师,企能纠正时弊。曾周游天下,遍访名师,后闻武林罗知悌为金刘完素之再传弟子,集张从正及李杲两家之长,拟前往就学。罗氏性倔之甚,震亨竟十次往返谒之,恭立门下,雨雪不能移其志。罗氏颇受感动,终于接见并为之言学医之要。朱氏得名医指迷,学问大增,其功底原来已较丰厚,其后声名遂大震。其学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戒人节欲,以免相火妄动而煎灼真阴,以获“阴平阳秘”之境地。其治善滋阴降火,自创方剂甚多,如大补阴丸、琼玉膏等,皆为后世所重,后世尊为“养阴派”。其著作甚丰,重要者如《格致余论》、《金匮钩玄》(一名平治荟萃》)、《局方发挥》、《本草衍义补遗》,尚有由其门人整理之著作如《丹溪医案》、《丹溪医论》、《脉因证治》、《丹溪心法》、《丹溪心法附余》。此外,尚有若干署名丹溪,实为托名之著作,如《医学发明》、《活法机要》、《脉诀指掌图说》等。其门人甚多,著名者如戴思恭、王履等,皆有成就并传其学。

释义

释义

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中医世家、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等,本站数据仅供参考,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相关词条

  • 《杂病广要》

    内科著作。三十卷。日本·丹波元坚撰。刊于1853年。本书广泛选集了我国历代医籍中有关内科杂病(不包括伤寒)的论述分类编辑而成。共分外因类、内因类、诸气病、诸血病及脏腑类五类。每类包括若干病证,对于每种病证的名义、病因、脉候、症状、治疗及方药等均作了系统全...

    释义拼音Z
  • 杂病十一证歌

    针灸歌诀名。见《针灸大全》。七言韵语。共十一首。《针灸聚英》载此作“十一穴”,实际用穴不止十一,应以“十一证”为是。...

    释义拼音Z
  • 《杂病心法要诀》

    内科著作。五卷(即《医宗金鉴》卷三十九-四十三)清·吴谦等撰。本书正文以七言歌诀的形式重点论述内科杂病(包括中风、类中风、痉病等四十余种病证)的证治。并用注释加以说明与补充,内容比较简要,选方切于实用。......

    释义拼音Z
  • 杂病穴法歌

    针灸歌赋名。见《医学入门》。为明·李梴所作。七言韵语,内容与《席弘赋》相似。...

    释义拼音Z
  • 《杂病源流犀烛》

    内科著作。三十卷。清·沈金鳌撰。刊于1773年。本书为《沈氏尊生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卷首载有《脉象统类》、《诸脉主病诗》。全书内容以介绍杂病为主,包括脏腑门、奇经入脉门、六淫门、内伤外感门、面部门、身形门等。每门分若干病证,每病各着源流一篇,并详述病证原...

    释义拼音Z
  • 杂积

    病证名。寒热气血痰瘀食积等多种因素所致的积证。《证治准绳·杂病》:“杂积通治,万病紫菀丸、《局方》温白丸、厚朴丸。”参见积有关条。...

    释义拼音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