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四肢关节肿胀疼痛。因风、寒、湿、热侵袭或瘀阻经络所致。《张氏医通·身体痛》:“肢节肿痛,痛属火,肿属湿,盖为风寒所郁,而发动于经络之中,湿热流注于肢节之间而无已也。”《丹溪心法·肢节痛》:“如肢节肿痛,脉滑者,当用燥湿,宜苍术、南星、兼行气药木香、枳壳、槟榔,在下者加汉防己。若肢节肿痛脉涩数者,此是瘀血,宜桃仁、红花、当归、川芎及大黄微利之。”《杂病源流犀烛·诸痹源流》治肢节肿痛,日夜不休者,用没药散、虎骨丸。
肢节肿痛
释义

释义
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中医世家、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等,本站数据仅供参考,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猜你喜欢
-
张来
宋代文学家(1046-1106年)。知医。字文潜、柯山,淮阴(今属江苏)人。攻举子业,尝官至临淮主薄、寿安县尉、着佐郎、著作郎兼史院检讨、太常少卿。与庞安时友善。尝着《治风方》,未见行世。......
释义拼音Z -
张兰阜
清代医生。山西定襄县人,精于医理,善以脉象断人病之吉凶,果有验者。...
释义拼音Z -
张廉
清代医家。字通源,号霞溪,浙江诸暨人。贡生,深研经史之学,后因父病而改习医。着《麻疹阐微》行于世。另有《胎产秘要》,则未见流传。...
释义拼音Z -
张璐
明清间医学家(1617-1699年)。字路玉,号石顽老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初习儒业,后于明亡后,弃儒习医。攻读医经及历代诸家,不遗余力,于仲景之学,尤有心得,将其见解及经验集中着成《伤寒缵论》、《伤寒绪论》,前书系以六经证治为首,详加论述,次之以经...
释义拼音Z -
张銮
清代医家。字五云,山东济南人。生平欠详,着有《痘疹诗赋》、《幼科诗赋》等,现有刊本行世。...
释义拼音Z -
张宁浩
清代医家。山东诸城县人。生平欠详。着有《痒说》一书,未见传世。...
释义拼音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