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一般常见之黄疸病。内因脾胃积热,外因风湿相搏,闭郁于腠理,湿热熏蒸而成。《症因脉治》卷三:“正黄疸之症:食已即饥,遍身俱黄,小便或赤或不利,憎寒壮热,身体如肿。”如见表证脉浮,可汗解,用桂枝黄芪汤。若寒热,胸满,烦呕,用小柴胡汤。恶寒身痛,表不解者,用麻黄醇酒汤。若腹满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为表解而里有实热,宜下,用大黄硝石汤、茵陈汤。小便不利,用加减五苓散,胸满呕吐,用小半夏汤。黄结上焦者,用瓜蒂散吐之。外治可用吹鼻法,出其黄水。参见黄疸有关诸条。
正黄疸
释义

释义
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中医世家、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等,本站数据仅供参考,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猜你喜欢
-
《杂病广要》
内科著作。三十卷。日本·丹波元坚撰。刊于1853年。本书广泛选集了我国历代医籍中有关内科杂病(不包括伤寒)的论述分类编辑而成。共分外因类、内因类、诸气病、诸血病及脏腑类五类。每类包括若干病证,对于每种病证的名义、病因、脉候、症状、治疗及方药等均作了系统全...
释义拼音Z -
杂病十一证歌
针灸歌诀名。见《针灸大全》。七言韵语。共十一首。《针灸聚英》载此作“十一穴”,实际用穴不止十一,应以“十一证”为是。...
释义拼音Z -
《杂病心法要诀》
内科著作。五卷(即《医宗金鉴》卷三十九-四十三)清·吴谦等撰。本书正文以七言歌诀的形式重点论述内科杂病(包括中风、类中风、痉病等四十余种病证)的证治。并用注释加以说明与补充,内容比较简要,选方切于实用。......
释义拼音Z -
杂病穴法歌
针灸歌赋名。见《医学入门》。为明·李梴所作。七言韵语,内容与《席弘赋》相似。...
释义拼音Z -
《杂病源流犀烛》
内科著作。三十卷。清·沈金鳌撰。刊于1773年。本书为《沈氏尊生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卷首载有《脉象统类》、《诸脉主病诗》。全书内容以介绍杂病为主,包括脏腑门、奇经入脉门、六淫门、内伤外感门、面部门、身形门等。每门分若干病证,每病各着源流一篇,并详述病证原...
释义拼音Z -
杂积
病证名。寒热气血痰瘀食积等多种因素所致的积证。《证治准绳·杂病》:“杂积通治,万病紫菀丸、《局方》温白丸、厚朴丸。”参见积有关条。...
释义拼音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