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振颤,摇动。参“振寒”、“振掉”、“振拉”。
②奋起,暴发。参“振发”。
释义
①振颤,摇动。参“振寒”、“振掉”、“振拉”。
②奋起,暴发。参“振发”。
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中医世家、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等,本站数据仅供参考,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猜你喜欢
病名。指患有瘰疬且伴见真元虚损,气血两亏之证者。《疬科全书》有:“环颈破烂,臭秽不堪,久不收口,此乃根本虚极,气血两亏之症,名真元虚损疬。”临证除有瘰疬局部症状外,还见有全身虚衰,气血两亏之象。治宜内服加减补天大造丸,外用羊屎散敷搽患处。......
脉学名词。即真脏脉。《素问·阴阳别论》:“所谓阴者,真藏也,见则为败,败必死也。”《素问·玉机真藏论》:“见真藏曰死。”...
脉学名词。一种病情危重、难治,预后险恶的脉象。其脉胃气极虚,毫无柔和之象,属于胃气衰竭,五脏真气败露的反映。因病脏不同,其性状各有差异。《素问·玉机真藏论》:“真藏脉见乃予之期日。”又:“诸真藏脉见者,皆死不治也。”......
病状名。指五脏精气衰败而显露于外的颜色。其本脏色显明不泽,枯槁无华。《素问·五藏生成篇》描述的“青如草兹”、“黄如枳实”、“黑如炲”、“赤如衃血”、“白如枯骨”等,均是真脏色的表现,说明内脏有较严重的疾病。......
不兼含中和胃气的单纯本脏脉气。《素问·玉机真藏论》:“真藏之气独见,独见者,病胜藏也,故曰死。”...
病名。即真中风。见《景岳全书·杂证谟》。详真中风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