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拼音Z > 正文

赵晴初(1823-1895年)

释义

清代医家。字彦晖。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秀才,因兵乱志于医,常与名医交往,获益非浅,术日精,求治者络绎不绝,治学严谨,临证辩证反复推敲,用药审慎精巧。撰《存存斋医话稿》五卷(1881年),录医话74则,内容广泛,文字简明。本书后经门人鲁东川、贺吉人校订成二卷本。

释义

释义

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中医世家、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等,本站数据仅供参考,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猜你喜欢

  • 针砭

    泛指针刺和砭石疗法。因古代以砭石为针,故针砭共称。《西斋话记》:“陇州道士曾若虚者,善医,尤得针砭之妙术。”...

    释义拼音Z
  • 针柄灸

    针灸疗法之一。即温针灸。见该条。...

    释义拼音Z
  • 针拨白内障术

    眼科手术方法名称。又名金针拨障术。即在古代金针开内障手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手术知识加以改进的一种白内障手术方法。参见金针开内障条。......

    释义拼音Z
  • 针博士

    古代太医署人员职位名。《旧唐书·职官志》:“针博士一人(从八品下),针助教一人(从九品下),针师十人,针工二十人,针生二十人。针博士掌教针生以经脉孔穴,使识浮沉涩滑之候,又以九针为补泻之法。”......

    释义拼音Z
  • 针刺补泻法

    针刺治疗中,为了达到补虚泻实的治疗目的而使用的各种针法。一般分补法和泻法两类。自《内经》以来,历代针灸文献中都有记述。如《灵枢》以“微旋”、“出针按之”为补;“切而转之”、“摇大其穴”为泻。又如《金针赋》则提出“慢提紧按”为补,“紧提慢按”为泻;“左转”...

    释义拼音Z
  • 针刺感应

    针刺时患者所产生的酸、麻、重、胀或触电样等感觉。简称针感。不同针感的出现,和患者的体质、病种、针刺的部位以及刺激量的大小有关。凡进行针刺治疗,一般均要求有适当的针感,才能获得预期的疗效。至于针刺感应的强弱,则应视具体情况而定,目前临床上通常所说的“得气”...

    释义拼音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