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聚水的洼地。《灵枢·淫邪发梦》:“客于脾,则梦丘陵大泽。”
②色泽。《素问·脉要精微论》:“青欲如苍壁之泽,不欲如蓝。”
③光润,光采。《灵枢·经脉》:“血不流则髦色不泽。”
④滋养,濡润。《灵枢·决气》:“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
⑤湿润。与“干燥”相对。《素问·气交变大论》:“有泽有燥。”王冰注:“泽,湿润也。”
⑥恩惠。《素问·天元纪大论》:“德泽下流,子孙无忧。”
释义
①聚水的洼地。《灵枢·淫邪发梦》:“客于脾,则梦丘陵大泽。”
②色泽。《素问·脉要精微论》:“青欲如苍壁之泽,不欲如蓝。”
③光润,光采。《灵枢·经脉》:“血不流则髦色不泽。”
④滋养,濡润。《灵枢·决气》:“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
⑤湿润。与“干燥”相对。《素问·气交变大论》:“有泽有燥。”王冰注:“泽,湿润也。”
⑥恩惠。《素问·天元纪大论》:“德泽下流,子孙无忧。”
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中医世家、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等,本站数据仅供参考,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猜你喜欢
针灸著作。夏少泉等编,刊于1937年。本书系作者根据其师承淡安讲授针灸时的笔记整理汇编而成。第一编经穴考证;第二编取穴法、要穴功用;第三编为针灸歌赋的简注;第四编针灸治疗各论,汇集了多种针灸配方。现存初刊本、抄本。......
针灸著作。 ①江苏省中医学校针灸学教研组编。分经络、腧穴、刺法、灸法、治疗、参考六篇。系统整理了古代针灸学的主要成就。是参考各种针灸文献及临床教学编写的讲义。1957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针灸著作。中医研究院编。共六篇:针灸的发展及特点、经络、穴位、针法、灸法、临床治疗,书中根据中医理论体系,对传统的针灸文献加以系统的归纳和整理。可供西医学习针灸及中医进修参考。1959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初版。1976年二版时又补充了若干新内容。......
针灸著作。二卷。清·李守先撰于1798年。卷上为针灸源流、手法和认症三部分,重点介绍了针灸的方法及要穴的应用,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法则;卷下记述十四经穴及奇穴。现存初刻本等多种清刻本。......
针灸著作。一卷。明·金循义、金义孙撰。刊于1447年。本书主要辑录历代文献中有关针灸选择日时的资料,加以比较对照,此种针法来自古代“人神流注”学说。是否与现代“时辰生理学”有相似之处,尚须进一步研究。现存几种清刻本。......
针灸著作。 ①即《医技便巧针灸指南》。四卷。作者佚名。刊于1925年。本书卷一-三针灸指南说,泛论有关性命,摄养等内容;其后又有山灵示德图、行乐图,似与医学无关;卷四载多种病症的针灸取穴,将穴位分为头阳(前)、头阴(后)、胸腹、背脊、手阴、手阳、足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