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拼音Z > 正文

《正体类要》

释义

骨伤科专着。二卷。明·薛己撰。刊于1529年。上卷首载正体主治大法凡19条,次载作者扑伤、坠跌、金伤及汤火伤等类共64种病证的医案。每证1-3例不等;下卷为伤科所用方剂。全书理论联系实际比较紧密。解放后有排印本。

释义

释义

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中医世家、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等,本站数据仅供参考,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猜你喜欢

  • 正体

    正骨名词。系人体因骨折、脱臼发生变形通过手法、手术恢复正常体态之谓。正骨专科亦称为正体。出《正体类要》卷上。明、清两代正骨科或有以正体称谓者。......

    释义拼音Z
  • 正头痛

    病证名。 ①即冲头痛。《东医宝鉴·外形篇》:“其病冲头痛,目似脱,项似拔,即正头痛也。”参见冲头痛条。 ②满头皆痛之症。《(鱼孚)溪医述·病症辨异》:“正头痛者,满头皆痛,……偏头风者,但在半边。”参见头痛条。......

    释义拼音Z
  • 正邪相争

    病因病理学名词。又称正邪分争。 ①指正气与邪气相争持。一切疾病都是正邪相争的反映。 ②指伤寒少阳病出现寒热往来的病机。恶寒是正不胜邪,发热是正气抗邪外出,寒热交替出现是正气与邪气互相争持不下。《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

    释义拼音Z
  • 正虚邪实

    病证名。指虚证、实证同时并见。 ①疾病治疗不当,或邪气过盛,使正气已虚而邪实仍在。 ②原来体质比较虚弱的人,感受实邪,出现正虚邪实的证候。《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通常以正虚为本,邪实为标。治疗须扶正祛邪。......

    释义拼音Z
  • 正穴

    十四经腧穴,即经穴。与经外穴、奇穴相对而言。见《针灸大成》。...

    释义拼音Z
  • 正营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阳维之会。在头部,当前发际上2.5寸,头正中线旁开2.25寸。一说“目窗后一寸五分”,即入发际3.5寸(《针灸大成》)。布有额神经和枕大神经吻合支,颞浅动、静脉顶支和枕动、静脉的吻合网。主治偏头痛,目眩,齿...

    释义拼音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