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拼音Z > 正文

释义

「释名」构、构桑。

「气味」楮实:甘、寒、无毒。楮叶:甘、凉、无毒。树白皮:甘、平、无毒。皮间白汁:甘、平、无毒。

「主治」

皮间白汁:顽癣、蜂蝎蛇虫咬伤、病后胀满。

楮实:

1、水气蛊胀。用楮实一斗、水二斗、熬成膏;另以茯苓三两、白丁香一两半,共研为末,将膏和末调成丸子,如梧子大。从少到多,服到小便清利,腹胀减轻为度,后服“治中汤”续治。忌食甘苦峻补药物及发物,此主名“楮实子丸”。

2、肝热生翳。有楮实子研细,饭后以蜜汤送服一钱。一天服二次。

3、喉痹、喉风。肛楮实阴干,每取一个研为末,水送服。病重者可服二个。

4、石疽(长在身上、脸上,状如疖子而皮厚)。用楮实捣烂敷涂。

5、刀伤出血。治方同上。

6、目昏难视。用楮实、荆芥穗各五百枚,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弹子大。每嚼服一丸,饭后服,薄荷汤送下,一天服三次。

楮叶:

1、老少瘴痢,日夜是余次。用干楮叶三两,熬捣为末。每服一匙,乌梅汤送下。一天服二次另取羊肉裹药末塞肛门内,痢出即止。

2、脱肛,用楮叶阴干为末,每服二钱,米汤调下,同时将药末敷在肠上。

3、小便白小说。用楮叶为末,加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开水送下。

4、全身水肿。用楮枝趺熬叶成膏,每服一匙,空心服。一天服三次。

5、虚肥面肿(刖脚不肿)。用楮叶八两,加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用汁煮米粥常食勿绝。

6、中风不语。用楮枝叶锉细,酒煮汁出。随时饮服适量。

7、吐血、鼻血。用楮叶捣汁一、二程式,随时温饮适量。

8、目翳。用楮叶,晒干,研为末,加麝香少许。每取黍米大一团点眼内,翳自脱落。

9、疝气。用楮叶、雄黄,等分为还想,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盐酒送下

10、癣疮湿痒。用楮叶捣烂敷涂。

11、痔瘘肿痛。用楮叶半斤捣烂封涂。

12、蛇咬伤。用楮叶、麻叶一起捣烂,取汁渍伤处。

树白皮:

1、肠风下血。用秋季楮皮阴干为末,酒送服三钱,或加入麝香少许。一天服二次。

2、血痢、血崩。用楮树皮、荆芥,等分为末,冷醋调服一钱,血崩,煎服。

3、浮肿。用楮白皮、猪苓、木通各二钱,桑白皮三钱,陈皮、橘皮各一钱,生姜三片,加水三钟煎服。一天服一剂。

4、膀胱石水(四肢瘦削,小腹胀满)。用楮根白皮、桑根白皮各三程式,白术四两。黑大豆五程式,加水一斗,煮成四程式,再加清酒二升,煮成三升。每服一匙,一天两次。

5、目中翳膜。用楮白皮晒干,烧灰。研为末。每点少许。一天点三、五次。

释义

释义

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中医世家、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等,本站数据仅供参考,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相关词条

  • 鲊[zhà]答

    「气味」甘、咸、平、无毒。 「主治」惊痫毒疮。...

    释义拼音Z
  • 芰实

    「释名」水栗、沙角(即通称的菱角)。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解暑,解伤寒积热,止消渴,解酒毒。...

    释义拼音Z
  • 茱萸

    「气味」辛、温、有小毒。 「主治」 1、中风(口角偏斜,不能语言)。用茱萸一升、姜豉三升、清酒五程序,合煎开数次,冷后每服半升。一天服三次。微汗即愈。......

    释义拼音Z
  • 「释名」蜜止矩、蜜屈律、木蜜、木饧、木珊瑚、鸡距子、鸡爪子。木名白石木、交加枝。 「气味」(实)甘、平、无毒 「主治」止渴除烦,润五脏,利大小便,止呕逆境,解酒毒。辟虫毒。......

    释义拼音Z
  • 榛子

    「气味」(仁)甘、平、无毒。 「主治」益气力,实肠胃。...

    释义拼音Z
  • 「气味」甘、辛、热、无毒。 「主治」 1、调和胃气。用干枣去核,缓火烤燥,研为末,加少量生姜末,开水送服。 2、反胃吐食。用大枣一枚去核,加斑蝥一个去头翅,一起煨熟,去斑蝥,空心服,开水送下。......

    释义拼音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