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拼音Z

拼音Z 第44页

  • 《症治要言》

    书名。一卷。清·罗定昌撰于1882年。本书为《脏腑图说症治要言合璧》(又名《中西医粹》)的一部分,仿《伤寒论》体例,分十二经记述疾病症治。各经症治先论脉络,次论病情,后论方药。辨明寒热虚实,再列古今治验、方药及其加减。所列方剂皆注明出处,但大多录自《伤寒...

    释义拼音Z
  • ①分布。《素问·气穴论》:“脉满起,斜出尻脉,络胸胁,支心贯鬲,上肩加天突。”②分支。《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

    释义拼音Z
  • 支秉中

    明代儿科医学家。号改斋主人。太仓(今属江苏)人。精于儿科,于痘疹一证,研究尤深,认为医者对介乎可治顺证及不可治之逆证之间的痘疹一必赖医者以药力维持。遂根据痘疹患者之气血、病症之寒热与虚实情况、痘之多寡轻重,随证加以论治及处方用药,且附有病案,编撰成书,题...

    释义拼音Z
  • 支法存

    晋代医僧。其先辈为胡人,后移居广州。法存生于广州,习医,遂以医名。适当时北方士大夫于永嘉之际南渡,多患脚弱症,其症多凶险,毙人甚众。法存以其医技治之,存活者不计其数,医名大振,与仰道人同为治脚弱症之高手。所著有《申苏方》五卷,后佚。其佚文散见于后世医着如...

    释义拼音Z
  • 支膈

    证名。胸膈阻塞不适感。出《灵枢·经脉》。《类经·十五别络病刺》:“手少阴之络名通里,在腕后一寸陷中,别走手太阳者也。此经入心下膈,故邪实则支膈,谓膈间若有所支而不畅也。”......

    释义拼音Z
  • 支沟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别名飞虎。属手少阳三焦经。经(火)穴。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有桡神经之前臂骨间背侧神经、正中神经之骨间掌侧神经,以及前臂骨间背侧动脉和前臂骨间掌侧动脉。主治胁肋...

    释义拼音Z
  • 支节

    人体结构名。指四肢骨节。《灵枢·师传》:“身形支形者,藏府之盖也。”...

    释义拼音Z
  • 《杂病广要》

    内科著作。三十卷。日本·丹波元坚撰。刊于1853年。本书广泛选集了我国历代医籍中有关内科杂病(不包括伤寒)的论述分类编辑而成。共分外因类、内因类、诸气病、诸血病及脏腑类五类。每类包括若干病证,对于每种病证的名义、病因、脉候、症状、治疗及方药等均作了系统全...

    释义拼音Z
  • 《杂病心法要诀》

    内科著作。五卷(即《医宗金鉴》卷三十九-四十三)清·吴谦等撰。本书正文以七言歌诀的形式重点论述内科杂病(包括中风、类中风、痉病等四十余种病证)的证治。并用注释加以说明与补充,内容比较简要,选方切于实用。......

    释义拼音Z
  • 《杂病源流犀烛》

    内科著作。三十卷。清·沈金鳌撰。刊于1773年。本书为《沈氏尊生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卷首载有《脉象统类》、《诸脉主病诗》。全书内容以介绍杂病为主,包括脏腑门、奇经入脉门、六淫门、内伤外感门、面部门、身形门等。每门分若干病证,每病各着源流一篇,并详述病证原...

    释义拼音Z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