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TA的作品
-
《麻证》
出《麻证新书》。即麻疹。详该条。...
释义拼音M -
麻证口渴
病证名。指麻疹发热而口渴。《麻证新书》:“麻证原是火邪,心火内亢,肺焦胃枯,津液干涸,发热之时,未有不渴,不可以冷水与饮,只宜绿豆或芝麻或陈炒米煎汤饮之。”如麻疹初起口渴、热重者,多挟温热,治宜凉透,用银翘散加天花粉。如疹出始烦渴者,为胃热,宜凉透清胃,...
释义拼音M -
麻证衄血
病证名。指麻疹而口鼻出血。《麻证新书》:“夫麻证衄血,因肺胃中热毒,迫而上升,初潮得之,原是顺候,乃逆邪外移,衄血即是宣毒之意,不必遽止。倘失血太过,恐至亡阳。经云:‘夺血者亡汗’,用犀角地黄汤加茅根,泻火、润肺、凉血为主。”如麻疹已出而衄血者,须防血虚...
释义拼音M -
麻证燥痒
病证名。指麻疹后期全身燥痒。《麻证新书》:“麻证燥痒,乃是风邪外袭,皮肤燥裂之故。其证多在将收、收后时,因而得此燥痒,即用紫背浮萍加胆矾熏洗。”治宜滋阴活血熄风,可选用生地黄、白芍、菊花、蝉蜕、紫草等药。......
释义拼音M -
麻症齁[hōu]䶎[hē]
病证名。指麻疹呼吸困难,喉中痰鸣的证候。《麻证全书》:“麻属肺胃,如喉中有痰,齁(鼻合)而鸣者,其证属痰火之候。”治宜清肺消痰,用《张氏医通》除热清肺汤(石膏、玄参、生地黄、赤芍药、贝母、栝楼根、麦门冬、甘草)加减。......
释义拼音M -
《麻症集成》
麻疹专着。四卷。清·朱载扬撰。刊于1879年。本书纂集前人有关麻疹论述田论和方剂,对临床治疗有一定参考价值。但无朱氏个的创见。卷一-二编集前人有关麻证的论述;卷三-四为麻证的治疗方剂。现存初刻本、清刻本及近代石印本和铅印本。......
释义拼音M -
麻子丁
病名。十三丁之一。指患疔疮形如黍米,色稍黑,四边微赤多痒者。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症见患处肉上起头,大如黍米,其色稍黑,周边微赤多痒,证治参见疔疮条。......
释义拼音M -
马(疒^其)
病名。《外科大成》卷四:“流注之症,俗称马(疒^其)。”因证脉治详见流注条。...
释义拼音M -
马俶
清代医家(1634-1714年)。字符化,号卧龙老人。吴郡(今江苏苏州)人。曾从名家沈朗仲,李中梓等习医,并私淑喻嘉言,精谙医理。其师沈朗仲之《病机汇论》未刊之前,马氏与其弟子尤怡共同参注校阅;另附个人之医疗经验一卷于书后,取名为《印机草》,一名《马氏医...
释义拼音M -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
金代针灸家马丹阳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十二个经验效穴。《针灸大全·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并治杂病歌》:“三里内庭穴,曲池合谷接,委中配承山,太冲昆仑穴,环跳与阳陵,通里并列缺。合担用法担,合截用法截,三百六十穴,不出十二诀。”......
释义拼音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