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释义 第1145页

释义

释义 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中医世家、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等,本站数据仅供参考,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TA的作品

  • 马哈耶那

    唐代医僧。一作摩诃衍,意译大乘和尚。大乘本是佛教中的派别,金城公主入藏时,汉族医僧随之入藏,人称其大乘和尚。当时西藏已有《医学大典》、《无畏的武器》等医书存世。摩诃衍与藏族著名译师毗卢遮那合作,将金城公主带入之医书,合作编译成《月王药诊》。此书至今仍行于...

    释义拼音M
  • 马喉痹

    病名。系指喉间肿痛色红,痰涎壅盛,气促烦热如马喘之状,饮食障碍的病证。见《诸病源候论》卷三十。此病多因痰毒邪火熏蒸肺系,结于咽喉所致。治宜泻火祛痰。方用清气化痰丸等方加减。......

    释义拼音M
  • 马喉痹风

    病名。即喉痹。《本草纲目》马鞭草附方:“马喉痹风,躁肿连颊,吐血数者。马鞭草一握,勿见风,截去两头,捣汁饮之良。”本病多因痰毒邪火熏灼咽喉所致。治宜泻火解毒,消肿止痛。方用五味消毒饮加减。......

    释义拼音M
  • 马化龙(约1630-1705年)

    清代眼科医家。安云从。山东益都人。因少时病眼而发奋攻读,并专攻眼科,从王万化处获《孙真人眼科秘诀》一书,遂更专于此道。阐发医理,从肺肝二经论治眼疾。所著眼科论着数种传世,如《眼科入门》一卷,《眼科阐微》四卷及《孙真人眼科秘诀》七卷传世。......

    释义拼音M
  • 马蝗积

    病证名。系指眦部赤脉丛生,又有血丝赤膜从眦部横贯白睛,直达黑睛,即见两头尖薄,中间高厚,肉红色如蚂蝗状的病证。见《杂病·证治准绳》。本病多由心肺二经风热壅盛,气血瘀滞或阴虚火炎所致。前者宜祛风清热,通络散瘀,方用石决明散加减;后者可滋阴清热,方用知柏地黄...

    释义拼音M
  • 马疥

    病名。疥疮之一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该书疥候分有大疥、马疥等五种。“马疥者,皮内隐嶙起作根墌,搔之不知痛”,属疥之重者,其好发部位略同。治疗除个人卫生外,宜内服消风散,外擦用绣球丸之剂。......

    释义拼音M
  • 马口

    人体部位名。指尿道外口。《景岳全书·杂证谟》:“通塞法,凡败精干血或溺孔结垢,阻塞水道,小便胀急不能出者,令病人仰卧,亦用鹅翎筒插入马口。......

    释义拼音M
  • 马口疔

    病名。系指疔生于下唇而致唇部肿起的病证。多由脾胃热毒上冲所致。治宜泻火解毒,消肿止痛。方可选用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紫地汤等加减。参见唇疔及驴嘴风条。......

    释义拼音M
  • 马玫

    清代医家。字五玉。东光(今属河北)人。精于脉诊,治病多有奇效。着有《脉诀浅说》、《痘疹浅说》等,未见传世。...

    释义拼音M
  • 马培之(1820-1903年)

    清代医家。字文植,以字行。江苏武进孟河镇人。世医出身,因幼年丧父而随祖父马省三学医,医术精良,尤长于内外、喉诸科。时值慈禧太后病,征各省名医医治,马氏受荐入宫,治愈其病,遂得赏识。后马氏因故托病回家,慈禧且赐有匾额,医名大振。所著有《外科传薪集》,主张外...

    释义拼音M
< 1141 1142 1143 1144 1145 1146 1147 1148 1149 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