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释义 第1166页

释义

释义 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中医世家、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等,本站数据仅供参考,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TA的作品

  • 门户

    ①人体部位名。指五脏在面部分属部位。《望诊遵经》:“所谓门户者,阙庭:(印堂)肺门户;目:肝门户;耳:肾门户;口:心、脾门户。”《脉经》:“病人首部,耳目口鼻有里气起,入于口者,为入门户。”......

    释义拼音M
  • 门闩疬

    病名。见《外科大成》卷二。指瘰疬之坚硬如砖者。参见瘰疬条。...

    释义拼音M
  • 门牙

    人体结构名。又名门齿、前板牙。居于牙列中间的切齿,上下各有四个。主要具有切断食物及辅助发音的作用。是望诊中判断牙齿的润泽或枯槁的主要部位。......

    释义拼音M
  • 循摸。①诊查方法之一。《素问·举痛论》:“视其主病之脉,坚而血及陷下者,皆可扪而得也。”王冰注:“扪,摸也,以手循摸也。”②治疗方法之一。《素问·离合真邪论》:“不足者补之奈何?岐伯曰:必先扪而循之,切而散之……。”王冰注:“扪循,谓手摸。切,谓指按...

    释义拼音M
  • 扪法

    ①针刺辅助手法名。指出针后,以手指扪按穴位,掩闭针孔,无令正气外泄的方法。补法多用之。《针经指南》:“扪者,凡补者出针时用手扪闭其穴也。”《针灸问对》:“补时出针,用手指掩闭其穴,无令气泄,故曰扪以养气。”......

    释义拼音M
  • 闷肠生

    出《大生要旨》。即婴儿生下不啼哭。详闷气生条。...

    释义拼音M
  • 闷瘄[cù]

    病证名。指麻疹闭表,疹难透出。《麻疹阐注》:“闷瘄之症,有热五六日而不出者;有一出而即隐者;有头面微出而身上俱无者;有身上微影而头面胸背俱无者;有形迹在内而外不见形者;有皮肤隐隐紫赤者;有红紫遍身紫黑成块者。”临床分风闭、火闭、食闭、痰闭四证。详见各条。....

    释义拼音M
  • 闷瞀

    证名。心胸闷乱,眼目昏花之证。属热证、实证。《素问·玉机真藏论》:“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此谓五实。”高士宗注:“闷,郁也;瞀,目不明也。”......

    释义拼音M
  • 闷脐生

    病证名。①出《幼科全书》。即初生不啼。详该条。②指新生儿肛门有膜闭塞的先天性畸形。《验方新编》卷五:“有闷脐生者,儿粪门有一膜,闭住其气,故不能出声。”详见无谷道条。......

    释义拼音M
  • 闷气生

    病证名。出《养儿宝》。又名闷肠生、闷脐生、梦生、生后不啼、草迷。指婴儿生下闷绝不啼。相当于新生儿窒息。即初生不啼。详该条。...

    释义拼音M
< 1162 1163 1164 1165 1166 1167 1168 1169 1170 1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