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释义 第1167页

释义

释义 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中医世家、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等,本站数据仅供参考,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TA的作品

  • 闷痧

    病证名。痧证病发晕闷倒地者。《痧胀玉衡·闷痧》:“痧毒中心,发晕闷倒地,一似中暑、中风,人不知觉,即时而毙。此痧之急者。”治法,如略有苏醒,扶起放痧;不愈,则审脉服药施治。如发晕不醒,扶之不能起,审脉辨证,先用药数剂灌醒,然后扶起放痧,渐为调治。刮痧取紫...

    释义拼音M
  • 朦昧

    证名。指神志昏昧,意识不清,如有物蒙蔽之状。《素问·气交变大论》:“岁火不及,……民病胸中痛……郁冒朦昧,心痛暴瘖,……”...

    释义拼音M
  • 证名。系指眼珠外观无异常而目盲的病证。见《素问·五脏生成篇》。...

    释义拼音M
  • 猛疽

    病名。系指咽喉焮红,浸肿疼痛甚则化脓塞咽的疾病。《外证医案汇编》卷一描述该病“其来势太猛,倘猛不可遏”,故曰猛疽。其原因多由肺肝二经蕴痰毒邪火上攻咽喉所致。治宜泻火解毒,消肿止痛。方用普济消毒饮等加减。该病类似今之扁桃体周围脓肿、咽后壁脓肿等。参见喉痈条...

    释义拼音M
  • 蒙昧

    证名。见《医学纲目》卷十七。即朦昧。参见该条。...

    释义拼音M
  • 蒙头

    异痘之一。指痘出蒙头满面。为痘毒上攻头部所致。治宜疏解败毒,用《医宗金鉴》松肌通圣散。...

    释义拼音M
  • 孟笨

    明代养生家。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字福兆,号伯山。世业医。家藏方书甚多,因而披阅,尤留心养生。谓人之生赖饮食以滋养,方能保天和而无疾,然饮食亦有宜忌,遂取与人最为关切之饮食,着成《养生要括》(一名《食物本草》,1634年),以介绍水、土、谷、果、蔬菜、鳞...

    释义拼音M
  • 孟昶(919-965年)

    五代后蜀皇帝。初名仁赞,字保元,孟知祥第三子。邢州龙岗(今河北邢台)人。好方药,母有病,屡更太医不效,自制方饵进之,遂愈。群臣有疾,亲召诊视,医官钦服。曾令翰林学士韩保升等取《新修本草》并《图经》参校删定,稍增注释,成《蜀本草》(即《重广英公本草》)二十...

    释义拼音M
  • 孟承意

    清代医家。字覃怀。河南人。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以医游于灵邑,与乔树焘常共论医理。尝手订《伤寒点精》(或作《张仲景伤寒原文点精》)两卷。编次遵柯琴之例,注释则汇萃名家精论,参以己意,为之阐发校正。......

    释义拼音M
  • 孟春痹

    病名。出《灵枢·经筋》。十二经筋病中的足少阳筋病。《灵枢注证发微》:“此证当发于正月之时,故名之曰孟春痹也。”农历正月为孟春。详见足少阳经筋病条。......

    释义拼音M
< 1163 1164 1165 1166 1167 1168 1169 1170 1171 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