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释义 第1236页

释义

释义 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中医世家、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等,本站数据仅供参考,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TA的作品

  • ①道理,法则。《素问·宝命全角论》:“知十二节之理者,圣智不能欺也。”②皮肤:皮肤纹理。《素问·长刺节论》:“病风……先刺诸分理络脉。”《灵枢·五变》:“理者,粗理,粗理而皮不致者,腠理疏。”......

    释义拼音L
  • 理法

    推拿手法名。又名缕法。见《外科中医按摩疗法》。用手握肢体,然后一松一紧,自上而下循序移动。多用于四肢部。有理顺筋脉的作用。...

    释义拼音L
  • 理筋

    推拿手法名。见《中医正骨经验概述》。用手指顺着筋脉缓缓地进行按压推移,反复多次。有舒理筋脉、畅通气血等作用。...

    释义拼音L
  • 理筋手法

    骨伤科外治法。该法可用于因扭挫伤所致的筋络扭曲及翻转挛缩等症之治疗。具有舒筋活络,通经活血之功效。其基本手法包括按法、摩法、揉法、捏法、推法、拿法、提法、抖法、弹法等。详见各条。......

    释义拼音L
  • 理气

    治法之一。即调理气机,调整脏腑功能,用于治疗气病的方法。常用具有行气解郁、降气调中、补中益气作用的药物,治疗气滞、气逆、气虚。气虚宜补,气滞宜疏,气逆宜降,故又分补中益气、疏郁理气、和胃理气、降逆下气等。详各条。......

    释义拼音L
  • 理虚元鉴

    虚劳(结核病)治疗专书。二卷。明·汪绮石撰。约刊于17世纪。书中提出治疗虚劳有“三本”和“二统”。即虚劳病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并分为阳虚与阴虚二种类型的理论。卷上介绍虚劳的诊断、病原及各种症候的辨证治疗;卷下记述虚劳方剂及其药物应用等。汪氏治虚劳,...

    释义拼音L
  • 理血

    治疗学术语。指治理血分病的方法。包括补血、凉血、温血、祛瘀活血、止血等。详各条。...

    释义拼音L
  • 《理瀹骈文》

    外治法专着。一名《外治医说》。一册,不分卷。清·吴尚先撰。刊于1870年。本书正文系以骈文体写成,并联系《子华子》一书所说“医者理也,药者瀹也”的涵义,故以《理瀹骈文》为书名。这是一部以内科理法方药的理论依据而又以膏药为主的外治法专书。卷首总论外治之法。...

    释义拼音L
  • 《理瀹骈文摘要》

    外治法专着。又名《理瀹骈文二十一种膏药》。二卷。辑人不详。刊于1875年。本书摘取吴尚先《理瀹骈文》一书中的21个膏药方(附糁药方27种,初录验方10余首)编成。上卷述各方的治疗病证;下卷记各方的配制方法。后又有将此二卷本合刊为一卷者,改名《理瀹外治方要...

    释义拼音L
  • 理中

    治疗学术语。指调理中焦脾胃的治法。多指中焦脾胃虚寒证,症见自利不渴、呕吐、腹痛等,用理中汤温中祛寒。...

    释义拼音L
< 1232 1233 1234 1235 1236 1237 1238 1239 1240 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