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释义 第1392页
释义

TA的作品
-
经中
经外穴名。出《针灸集成》。又名阴部。位于脐下1.5寸(气海)再旁开3寸处。主治二便不通,五淋,月经不调,赤白带下,腹泻等病证。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释义拼音J -
经质
指月经的性状。正常的月经为子宫周期性出血的生理现象,一般不稀,不稠,不凝结,亦无血块,无特殊气味。经质的改变,可作为临床辨证的参考。例如经质清稀为气血虚,经质稠粘多属血热,经质凝块多属血瘀等。......
释义拼音J -
经汁血
名词。出《神农本草经》。即月经。详该条。...
释义拼音J -
经证
病证名。伤寒病分类法之一。指伤寒病邪侵犯某经时的证候。例如太阳病的恶寒、头痛、发热,阳明病的身壮热、烦渴、自汗,少阳病的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等,均属经证。......
释义拼音J -
经乍来乍少
病名。指月经忽来而经量甚少。秦景明《女科医宗大成》:“此因阴气乘阳,内寒血涩,以致经血乍来乍少,而在月后者,治用八物汤(四物汤加人参、白术、黄芪、红花、陈皮、甘草、丹皮)。”......
释义拼音J -
经乍来乍多
病名。指月经忽来而经量甚多。秦景明《女科医宗大成》:“此因阳气乘阴,血热流散,以致经血乍来乍多,而在月前者,治用三黄汤(熟地、黄芩、黄芪、茯苓、当归、蒲黄、人参、甘草)。”......
释义拼音J -
经早
病名。见《景岳全书·妇人规》。即经行先期。详该条。...
释义拼音J -
经月不利
病名。出《脉经》卷九。指月经不调。详该条。...
释义拼音J -
经俞
①经穴。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经俞者,谓经之穴也。”②五输穴中的经穴和俞穴。《素问·水热穴论》:“秋刺经俞。”马莳注:“经俞者,据下节井荥推之,则是各经之经穴俞穴也。”......
释义拼音J -
《经验奇方》
验方著作。二卷。清·周子芗辑。刊于1898年。本书收录治疗多种病证的单方,验方约120余首,内容简要,未予分类。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释义拼音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