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释义 第1395页
释义

TA的作品
-
经行腹痛
病证名。见《妇人大全良方》卷一。指行经期间出现下腹部及腰部疼痛,经净后即缓解痛止。详痛经条。...
释义拼音J -
经行发热
病证名。见《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亦名经来发热,包括经行潮热。指在每次月经来潮期间,或月经前后,出现发热症状者。多因经期感受外邪、阴虚生热、血虚挟滞或血热外泛等所致。感受寒邪者,症见发热恶寒无汗,宜发散表寒,方用四物汤加麻黄;感受风邪者,症见发热恶风...
释义拼音J -
经行不止
病证名。见《竹林寺女科秘方》。即经水不止。详该条。...
释义拼音J -
经信
名词。出《妇人大全良方》卷一。即月经。详该条。...
释义拼音J -
《经效产宝》
产科著作。又名《产宝》。三卷。唐·昝殷撰于852年。原书共52篇,371方。今存本为41篇,374方。卷上论妊娠期杂病及难产诸疾;卷中、下均论产后诸疾。书中虽论述病候不多,介绍具体病证治疗等却较详明。所列方药大多简易实用,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部产科专着。本...
释义拼音J -
经外穴
腧穴分类名。过去称经外奇穴。简称奇穴。1991年1月1日始,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经穴部位》改称经外穴。奇,是相对于常而言,即以十四经经穴为常。它是指既有定名。又有定位,临床用之有效,但尚未纳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这类腧穴,《黄帝内经》中已有散在记载...
释义拼音J -
经隧
潜布于表体以下运行气血的经络通路。《素问·调经论》:“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遂,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遂焉。”又《灵枢·玉版》:“经隧者,五藏六腑之大络也。”......
释义拼音J -
经水一月再行
病名。指一月经来二三次而言。见顾膺陀《妇科集·调经门》。即经行先期。详该条。...
释义拼音J -
经水先期
病证名。见《傅青主女科》卷上。即经行先期。详该条。...
释义拼音J -
经水先后无定期
病证名。见《傅青主女科》卷上。即经行先后无定期。详该条。...
释义拼音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