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释义 第1792页

释义

释义 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中医世家、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等,本站数据仅供参考,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TA的作品

  • 董说

    (1620-1686年)明末清初文学家、僧人,兼通医学。字雨若,号西庵,又号鹧鸪生。湖州(治今浙江吴兴)人。学《易经》于黄道周。明亡后改姓林,名蹇,字远游,号南村。后从灵岩大师出家,更名南潜。爱好文学,擅书法,兼通医学及运气学说,着《运气定论》一卷,凡四...

    释义拼音D
  • 《董氏小儿斑疹备急方论》

    痘疹专着。又名《董氏斑疹方论》、《小儿斑疹方论》。一卷。宋·董汲撰。约刊于11世纪末期。本书对小儿斑疹(即后来所称的痘疮、天花)的证候作了简要论述。初步认识到痘疹的发病规律。并附方剂17首。是一部较早的痘疮专书。1949年后出版《小儿药证直诀》影印本时,...

    释义拼音D
  • 《董汲医学论着三种》

    医学丛书。系宋代董汲所撰《脚气治法总要》、《小儿斑疹备急方论》、《旅舍备要方》三书的合刊本。现有1958年商务印书馆排印本。...

    释义拼音D
  • 董汲

    北宋医家。字及之。东平(今属山东)人。幼年多病,长而习医。治病多效,医名卓著,尤擅长儿科,精治痘疹,与钱乙齐名。元佑八年(1093年)采摭经效秘方,详阐证候,撰成《小儿斑疹备急方论》一卷,乃医学史上较早之痘疹专着。书中每多以寒药治斑疹,反对滥施温热,对学...

    释义拼音D
  • 董熿

    清代医家。字成章。文安(今属河北)人。着有《寿身切术》,集诸症古方之有验者,以治病养生。乾隆三年(1738年),张万选将之与当时名医张琇、桂闻之论合编成《资生集》一卷(1763年)传世。......

    释义拼音D
  • 董奉

    三国时吴医学家。字君异。侯官(今福建闽侯)人。精于医。曾治愈交州刺史吴士燮重病而名闻于时。后退隐庐山,为人治病不取酬,但要求重病者栽杏五株,轻者一株。从而数年后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每年货杏得谷,遂以之救贫病及供行李不逮者,故世上每以“杏林春暖”来称赞有...

    释义拼音D
  • 董凤翀

    明末清初儿科医家。字君灵。三原(今属陕西)人。精儿科证治,尤擅长治疗痘疹。积行医40年之经验,复采摭群书,分类编集成《痘疹经验良方》六卷(1687年),后由其子俊臣(汉杰)编次刊行于1694年。《中国医学大辞典》作董奉翀,谓着《活幼精要》。......

    释义拼音D
  • 董大英

    宋代医生。生平不详。着有《活幼悟神集》二十卷、《安庆集》十卷,均已佚。...

    释义拼音D
  • 董采

    清代医家。字载臣。浙江桐乡人。善文辞,精医学,晚年居金陵行医。着有《方论质疑》、《西锦集方论》、《质疑远游草》。...

    释义拼音D
  • 董炳

    明代医家。字文化,号怀鹤。泗州(治今江苏宿迁东南)人。随父董相(号玉鹤)习医,颇得家传。隆庆元年(1567年)遇淮水泛滥,避居楼屋,曾将其常用有效验方进行分类编辑,成《避水集验方》,惜已佚。......

    释义拼音D
< 1788 1789 1790 1791 1792 1793 1794 1795 1796 1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