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释义 第430页

释义

释义 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中医世家、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等,本站数据仅供参考,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TA的作品

  • 心损

    病名。因忧愁思虑伤心,所致血脉虚少的病症。为五脏虚损之一,又称损心。《难经·十四难》:“二损损于血脉,血脉虚少,不能荣于五脏六腑也。”又云:“损其心者,调其荣卫。”虞庶注:“心主血,血为忧愁思虑伤于心,因兹致损。”《杂病源流犀烛·虚损劳瘵源流》:“损心伤...

    释义拼音X
  • 《心太平轩医案》

    医案著作。一卷。清·徐锦撰于1851年。徐氏以相似病证归类整理,分述中风、血证、喘咳等多种病证。略论病因、病理,医案多属一病一方,间有连续就诊治案。书中可见作者善治温病、喜用寒凉。又有谓其“案语之精、方药之切”,不亚南阳活人书者。现存清抄本和1912年刻...

    释义拼音X
  • 心跳心慌

    证名。指心悸、怔忡。详见心悸、怔忡条。...

    释义拼音X
  • 心痛

    病证名。胸脘部疼痛的统称。出《灵枢·经脉》。①心前区或心窝部疼痛。为风冷邪气乘心,血瘀阳衰,心脉痹阻所致。《诸病源候论·心痛病诸候》:“心为诸藏主而藏神,其正经不可伤,伤之而痛为真心痛,朝发夕死,夕发朝死。心有支别之络脉,其为风冷所乘,不伤于正经者,亦...

    释义拼音X
  • 心痛彻背

    证名。心痛(心前、心窝、胃脘等部位疼痛)引及背部。见于心痛、胸痹、胃脘痛等病。《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丸主之。”参见心痛、胸痹、胃脘痛等条。......

    释义拼音X
  • 心痛痧

    病名。痧毒攻心所致的病症,有属气、属血之别。《痧胀玉衡·心痛痧》:“痧毒冲心,属之于气,则时痛时止,痰涎壅盛,昏迷烦闷,此其候也,治宜刺手臂,服顺气之剂为主;痧毒攻心,属之于血,则大痛不已,昏沉不醒,此其候也,治宜刺腿湾,服活血之剂为主,迟则难救。”参见...

    释义拼音X
  • 心为汗

    生理学名词。出《素问·宣明五气篇》。心主血,汗为血之液,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故五脏主五液中,心为汗。参见心主汗条。...

    释义拼音X
  • 心痿

    证名。即脉痿。《医宗必读·痿》:“心痿者,脉痿也。”详脉痿条。...

    释义拼音X
  • 心胃火燔

    病证名。系因心营热盛,又兼胃火灼津所致。症见高热,烦渴,心神不安,舌绛而中心干燥等。治宜清气凉营。...

    释义拼音X
  • 心系

    心脏与其他脏器相联系的脉络。出《灵枢·经脉》。《十四经发挥》认为:“五脏系皆通于心,而心通五脏系也。”...

    释义拼音X
< 426 427 428 429 430 431 432 433 434 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