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释义 第435页

释义

释义 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中医世家、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等,本站数据仅供参考,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TA的作品

  • 心脏中风

    病名。风邪中于心所致的病症。亦称心中风。多为体虚之人,腠理疏泄,风邪外伤,搏于血脉,而入于心经。症见心神颠倒,言语謇涩,舌强口干,面赤头痛,翕翕发热,胸背拘急,手心热盛,但多偃卧,不得倾侧,忪悸汗出,恍惚不安(见《太平圣惠方·治心脏中风诸方》)。参见心中...

    释义拼音X
  • 心斋

    道家养生术语与功法名。《庄子·人间世》:“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方法为:静坐自守,收心除欲,使精神保持虚静空明的状态。其后为道教所袭用,成为道教三种斋戒法之一,用以澡雪精神。儒家也有类似提法与静坐法。......

    释义拼音X
  • 心胀

    病名。因寒邪犯心所致烦满短气而卧不安的病患。为胀病之一。《灵枢·胀论》:“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医醇剩义·胀》:“心本纯阳,寒邪来犯,阴阳相战,故烦满短气而卧不安也。”治宜温阳散寒益气养心之法,用离照汤。参见胀病条。......

    释义拼音X
  • 心蒸

    病名。心经热邪上蒸而见唇焦。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心蒸,唇焦。”详二十三蒸条。...

    释义拼音X
  • 心之官

    人体器官名。即舌。《灵枢·五阅五使》:“舌者,心之官也。”谓心的生理、病理情况可以从舌的变化反映出来。...

    释义拼音X
  • 心志喜

    生理学名词。指喜为心之志。在正常情况下,喜则心气舒畅,血气通利,营卫调和。若暴喜过度,则血气涣散,不能上奉心神,而见神不守舍,精神恍惚,或喜笑不休等症状。《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心……在志为喜。”......

    释义拼音X
  • 心中懊憹

    证名。心中烦热,闷乱不宁之状。简称懊憹,又名心中懊恼。由外感热病误治,邪热留于胸膈,扰及胃腑;或因湿热内蕴所致。《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若太阳表证未解,误下后成为结胸而见心中懊...

    释义拼音X
  • 心中憺憺大动

    证名。心脏剧烈跳动不安的症候。出《灵枢·经脉》。憺,通惮,震动之意。为心悸重症。详怔忡条。...

    释义拼音X
  • 心中风

    病名。又名心脏中风。心受风邪侵袭所致的病症,症见发热,不能起,或但偃卧不可倾侧等。《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治》:“心中风者,翕翕发热,不能起,心中饥,食即呕吐。”《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心中风,但得偃卧,不得倾侧,汗出。”参见心脏中风条。......

    释义拼音X
  • 心中寒

    病证名。心受寒邪所致的病症,证见心中难受如啖蒜状,甚至心痛彻背,背痛彻心。《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心中寒者,其人苦病心如啖蒜状,剧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譬如蛊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五脏中寒证》记述心中寒的症状:“恶寒,四肢厥,自吐,少...

    释义拼音X
< 431 432 433 434 435 436 437 438 439 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