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释义 第628页

释义

释义 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中医世家、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等,本站数据仅供参考,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TA的作品

  • 太阳中风

    病名。太阳经病之一。太阳经感受风邪,证见头项强痛、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曰中风。”与猝然倒地、口眼斜的中风不同。治用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释义拼音T
  • 太医

    古代医生的一种职称。指封建社会专门为帝王和宫廷官员等上层统治阶级服务的医生。“太医”一职最早诞生于何代?据秦有太医令一职而推断,既有太医令一种管理职务的设置,就应该有被太医令管理的太医的存在,但因缺乏可靠的资料证实,尚难确认秦时就有太医一职的设置。据《史...

    释义拼音T
  • 太医博士

    古代医学教学职称。此职始设于南北朝时期之北魏。官阶从七品下,专门负责传授医学知识。隋唐时期医学进一步分科,各种逐步增设了博士如针博士、按摩博士等。博士立职,后世都有沿袭。......

    释义拼音T
  • 太医监

    古代医官名。系指宫廷中管理监督太医处方用药的医官。见《资治通鉴》卷二十三。西汉时宫廷中曾设此医官,隶属少府。...

    释义拼音T
  • 太医局

    中国古代医事机构名。最早始于北宋淳化三年(公元992元)该机构是在沿革隋唐太医署之基础上创设的。太医局初设并未开展医学教育。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在太常寺设立太医局,开始选拔医官传授医学知识。嘉佑五年(公元1060年)即定学生名额为120人,并分九科...

    释义拼音T
  • 太医局丞

    宋代医官名。位在太医局令之下,协助令主管太医局工作。...

    释义拼音T
  • 太医局教授

    宋代医生职称。此职最早设于北宋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其职责是掌管医学教育,九科之下,每科设有教授1名。“选翰林医官以下与上等学生及在外良医为之。”......

    释义拼音T
  • 太医局九科

    宋代太医局培养医生所设立的科目。即大方脉、小方脉、风科、眼科、疮肿科、口齿咽喉科、针灸科、金镞兼书禁科。这实际上是宋代元丰改制后的医学分科制度。见九科条。......

    释义拼音T
  • 太医局局生

    宋代医生名。太医局中的学生,最初称为太医局九科医生,南宋时称为太医局局生。...

    释义拼音T
  • 太医局令

    宋代医官名。为太医局中之最高医官,主管该局工作。北宋熙宁年间曾一度设置太医局提举1人,其职权与太医局令相同。...

    释义拼音T
< 624 625 626 627 628 629 630 631 632 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