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释义 第839页

释义

释义 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中医世家、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等,本站数据仅供参考,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TA的作品

  • 食肉则复

    治疗学名词。又称食肉则遗。复,复发。指某些热病恢复期,如过食劳腥肥腻,往往使病邪留滞,导致病证复发。《素问·热论》:“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

    释义拼音S
  • 食伤

    病名。饮食不节所致脾胃损伤的病证。出《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初起多见胸脘痞闷,嗳气腐臭,厌食,恶心呕吐,泄泻,苔腻等证。一名伤食,详该条。......

    释义拼音S
  • 食时

    即辰时。相当于上午7点至9点。参十二时条。...

    释义拼音S
  • 食痰

    证名。一名食积痰。因食积成痰,或与瘀血搏结所致。《东医宝鉴》卷二:“食痰即食积痰也。因饮食不消,或挟瘀血,遂成窠囊,多为癖块痞满。宜青礞石丸、黄栝楼丸、正传加味二陈汤。”参见食积痰、痰证条。......

    释义拼音S
  • 食物本草

    ①记述可供食用的药物学著作之通称,又称食疗本草。②食物药学著作。又有多种。⑴明·卢和《食物本草》四卷(一作二卷),刊于17世纪(即万历、隆庆年间)。此书与明·薛己《本草约言》卷三-四《食物本草》的内容全同。......

    释义拼音S
  • 《食物本草会纂》

    药学著作。八卷(又有十二卷本,内容相同)。清·沈李龙撰。刊于1691年。卷首为本草图。沈氏将药物分为水、火、谷、菜、果、鳞、介、禽兽等10部,收集食物药220种,采辑《本草纲目》及有关食疗本草类之论述。记其性味、主治及附方等。另附二卷,其一为《日月家钞》...

    释义拼音S
  • 食咸哮嗽

    证名。即盐哮而兼见咳嗽者。见《医宗必读·咳嗽》。可用砂糖、白面、轻粉制饼服用,以催吐痰涎。参见盐哮条。...

    释义拼音S
  • 食痫

    病名。小儿痫病因伤乳或伤食而发者。《诸病源候论·痫候》:“痫者,小儿病也。十岁以上为癫,十岁以下为痫。其发之状,或口眼相引,而目睛上摇,或手足掣纵,或背脊强直,或颈项反折。”发病之源,有风痫、惊痫、食痫三种。食痫者,因乳哺不节所成。《奇效良方》卷六十四:...

    释义拼音S
  • 食哮

    证名。饮食厚味,痰壅气阻所致哮吼之证。见《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医旨绪余·哮》:“有饮食厚味伤脾,不能运化而发者。脾伤则津液不得布散而生痰涎,壅塞经隧,肺气为之不利。”证见胸满腹痛,盗汗潮热,昼夜发哮,声如拽锯等。治宜消食健脾,清痰利气,用栝楼...

    释义拼音S
  • 食泄

    病名。因饮食所伤而致泄泻。即伤食泻。以腹痛则泄,泄则痛减为特征。《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食泄,脉弦紧,腹痛则泄,泄后痛减。”详伤食泻条。......

    释义拼音S
< 835 836 837 838 839 840 841 842 843 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