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拼音A > 正文

暗紫贝母

释义

【拼音】àn Zǐ Bèi Mǔ

【英文名】Unibract Fritillary Bulb

【别名】乌花贝母、松贝母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暗紫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 C. Hsia的鳞茎。7~9月苗未枯萎时采挖,带泥曝晒或微火烘,随时用竹、木器翻动,至表皮现粉白色时筛去泥士,装入麻袋,轻轻撞去附土及老皮,再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5~23cm。鳞茎直径6~8mm。叶多对生,条形或条状披针形,长3.6~5.5cm,宽3~5mm。花单生,叶状苞片1枚;花被片长2.5~2.7cm,深紫色,有黄褐色小方格,宽6~10mm;雄蕊长约为花被片的一半,花药近基着;柱头裂片很短,长约0.5~lmm。蒴果长1~1.5cm,宽1~1.2cm,有棱,棱上具狭翅,宽约1mm。花期6月,果期8月。

【生境分布】生于海拔3200~4500m的草地上。主产四川、青海、甘肃。

【性状】鳞茎圆锥形或心脏形,直径5~9mm,高4~8mm。表面类白色,较光滑。外层两枚鳞叶大小悬殊,大鳞叶紧裹小鳞叶,小鳞叶露出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顶端较尖或钝圆,多闭合,底部较平整,微凹入。内有细小鳞叶及心芽。气微,味微甜。

【化学成份】含去氢川贝碱(chuanbeinone)、西贝素(imperialine)。

【性味】性微寒,味苦、甘。

【功能主治】同"川贝母"。

【摘录】《中药大辞典》

释义

释义

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中医世家、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等,本站数据仅供参考,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相关词条

  • 暗鳞鳞毛蕨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拼音】àn Lín Lín Máo Jué 【英文名】Dark-scale Wood Fern 【来源】药材基源:为鳞鳞毛蕨科植物暗鳞鳞毛蕨的根茎。......

    释义拼音A
  • 鹌鹑蛋

    【拼音】ān Chun Dàn 【来源】雉形目雉科鹌鹑Coturnix coturnix (L.),以蛋入药。 【生境分布】东北、华北。 【功能主治】治胃病、肺病、神经衰弱、肋膜炎等。......

    释义拼音A
  • 鹌鹑

    【拼音】ān Chun 【来源】雉形目雉科鹌鹑Coturnix coturnix (L.),以肉入药。 【生境分布】东北、华北。 【功能主治】补中气,强筋骨,止泻痢。主治小儿疳积,下痢,百日咳等。......

    释义拼音A
  • 庵摩勒

    【出处】《唐本草》 【拼音】ān Mó Lè 【别名】余甘子(《临海异物志》),余甘(《唐本草》),庵摩落迦果(《纲目》),望果(《中国树木分类学》),油甘子(《广州植物志》),牛甘子(《南宁市药物春》),橄揽子(《四川中药志》),喉甘子、鱼木果(《...

    释义拼音A
  • 庵闾子

    【出处】《本经》 【拼音】ān Lǘ Zǐ 【来源】为菊科植物庵闾的果实。植物形态详"庵闾"条。冬季采收。 【性味】苦辛,温。 ①《本经》:"味苦,微寒。"......

    释义拼音A
  • 庵闾

    【出处】《本经》 【拼音】ān Lǘ 【别名】庵芦(《本草经集注》),庵闾草(《千金翼方》),庵闾蒿(《广利方》),淹茼(《履巉岩本草》),覆闾(《纲目》),臭蒿(《药材资料汇编》)。......

    释义拼音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