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拼音A > 正文

凹瓦韦

释义

【拼音】āo Wǎ Wéi

【别名】藏瓦韦

【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棕鳞瓦韦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pisorus scolopendrius(Ham.ex D.Don)Mehra et Bir[L.excavatus Bory var.scolopendrium(Don)Ching]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达50cm。根茎横生,密被淡棕色、卵状披针形鳞片,覆瓦状排列,先端长渐尖,近全缘。叶近生;叶柄长4.5-6cm,禾秆色;叶片纸质,淡绿色,披针形,长20-40cm,宽约2cm,中部最宽,向上渐变狭,先端渐尖,向下部逐渐变狭并下延于叶柄,两面光滑,背面有少数鳞片;中脉隆起,上表面有1深纵沟。孢子囊群圆形,背生于中脉和叶边之间,较近中脉,在中脉两侧各成1行;隔丝圆形,孢子椭圆形,表面具云块状纹饰。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2800m的山坡针叶林或阔叶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微甘;微苦;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主腹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8g。

【摘录】《中华本草》

释义

释义

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中医世家、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等,本站数据仅供参考,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相关词条

  • 凹头苋

    【拼音】āo Tóu Xiàn 【别名】野苋菜、光苋菜 【来源】苋科苋属植物凹头苋Amaranthus ascendens Loisel.,以全草和种子入药。 【性味】甘、淡,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用于肠炎,痢疾,咽炎,乳腺炎,痔疮肿痛出血...

    释义拼音A
  • 凹朴皮

    【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拼音】āo Pǔ Pí; 【来源】为木兰科植物鹅掌楸的树皮。 【原形态】鹅掌楸,又名:马褂树、双飘树。落叶乔木,高达15米。树皮黑褐色,纵裂。叶互生;呈马褂状,长4~18厘米,宽5~20厘米,顶端平截或微凹,基部圆形...

    释义拼音A
  • 凹裂毛麝香

    【拼音】āo Liè Máo Shè Xiānɡ 【别名】毛麝香、山薄荷 【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凹裂毛麝香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denosma re-tusilobum Tsoong et Chin......

    释义拼音A
  • 昂天莲

    【别名】仰天盅、水麻、假芙蓉 【来源】梧桐科昂天莲Abroma angusta (L.) L. f.,以根、叶入药。 【生境分布】广东、广西、贵州、云南。 【性味】微苦,平。......

    释义拼音A
  • 暗紫贝母

    【拼音】àn Zǐ Bèi Mǔ 【英文名】Unibract Fritillary Bulb 【别名】乌花贝母、松贝母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暗紫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 C. Hsia的鳞茎。7~...

    释义拼音A
  • 暗鳞鳞毛蕨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拼音】àn Lín Lín Máo Jué 【英文名】Dark-scale Wood Fern 【来源】药材基源:为鳞鳞毛蕨科植物暗鳞鳞毛蕨的根茎。......

    释义拼音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