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F 第15页
-
浮气
循行于浅表部位之气。《灵枢·卫气》:“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
释义拼音F -
浮萍障
病证名。即聚开障。《目经大成》卷二:“如翳非翳,或圆或缺,痛则见之,不痛则隐,来去无时,聚散不一,因谓之浮萍。”指黑睛生翳,时发时愈,经常反复的疾病。......
释义拼音F -
浮沤丁
病名。十三丁之一。见《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内有:“十二曰浮沤丁,其状疮体曲圆,少许不合,长而狭如薤叶大,内黄外黑,黑处刺不痛,内黄处刺之则痛。”证治可参见疔疮条。......
释义拼音F -
浮脉
脉象名。脉位浮浅,轻取即得,按之稍减而不空,举之泛泛而有余。《脉经》:“举之有余,按之不足。”主病在表。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多见于感冒,某些急性热病初期。但应注意某些久病阳气虚损而不能内守,浮越于外,也可见浮大无力的脉象。......
释义拼音F -
浮络
位于皮部的络脉。因为位浅如浮,故名。《素问·皮部论》:“视其部中有浮络者……。”《黄帝内经太素》卷九杨上善注:“浮谓大小络见于皮者也。”皮部按经脉分区,各部的浮络即属于邻近的经脉。临床上可根据其部位和色泽的变化用以诊治。......
释义拼音F -
浮疽漏
病名。指颈部或腋下因生瘰疬日久不愈而生漏管者。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四。该病多因忧郁思虑而得。症见颈部或腋下生核,同时伴有潮热、盗汗或面色苍白、精神疲乏等全身症状,久不愈患处可成漏症。初宜内服犀角散。破溃有脓者可用雄黄0.3克,白矾0.3克,龙胆1克,细...
释义拼音F -
浮筋
推拿穴位名。即赤筋。见该条。...
释义拼音F -
浮刺
针灸学术语。系十二节刺法之一。适用于因寒邪而致的肌肉挛急等病证。其方法是在患部邻近处斜刺,进针浅而上浮。《灵枢·官针》:“浮刺者,傍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
释义拼音F -
浮沉
①相气十法之一。指诊察病人面色的浮露与隐沉,以了解疾病的表里浅深。《灵枢·五色》:“察其浮沉,以知浅深。”《望诊遵经》:“浮者病在表,沉者病在里。”“初浮而后沉者,病自表而之里,初沉而后浮者,病自里而之表。”......
释义拼音F -
浮痹
病证名。指风寒湿邪侵害肌肤浅表部位的痹证。《灵枢·官针》:“毛刺者,刺浮痹皮肤也。”...
释义拼音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