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F 第51页
-
分部
人体部位名。指十二经脉在皮肤上各有其分属的部位,各经脉的病变可反映到其所属部位。《素问·皮部论》:“皮有分部……其所生病各异,别其分部,左右上下,阴阳所在,病之所终。”因此,皮肤上某些变异(如异常色泽、疹点、结节、敏感点等)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故《素问...
释义拼音F -
分
①指肌肉的纹理。见肌腠条。②旧度量衡,十厘等于一分,一分约合0.3125克。...
释义拼音F -
痱子
病名。指夏季因汗出不畅所生的一种皮肤病。见《中医临证备要》。即痱疮。详见该条。...
释义拼音F -
痱疮
病名。指夏季因汗泄不畅而生的一种皮肤病。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三十八。亦名疿汗疹、疿疮、痱子。该病由于暑湿蕴蒸,汗泄不畅所致。多发于盛夏之际,小儿及肥胖者易患。好发于头面、颈项、腹、背、肩、股等处。症见皮肤汗孔发生密集如粟米样之红色丘疹,患者自觉搔痒及灼热...
释义拼音F -
痱[féi]
病证名。①一种中风后遗症。一般叫风痱,类似偏枯。症见肢体瘫痪,身无痛,或有意识障碍,手足痿废而不收引,或不能言语。《灵枢·热病》:“痱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也。”参见风痱条。......
释义拼音F -
疿子
出《太平圣惠方》。即痱疮、疿疮。详该条。...
释义拼音F -
疿疮
出《太平圣惠方》。即痱疮。详该条。...
释义拼音F -
费友棠
清代医家。字山寿。江苏吴县人。辑《急救应验良方》、《急救痧证全集》(1883年)。主张以针灸治痧证及急证。...
释义拼音F -
费启泰
(1590-1677年)清代医家。字建中,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少业儒,久不得志。遂检家藏医籍及诸家痘疹书,潜心三载,精研奥旨,颇获心得。尤工痘科。谓:时治痘,重于扶正,轻于治毒,与病不相宜,败于虚者,几上残花,毙于毒者,大林秋叶,力纠世医之偏见,善用清...
释义拼音F -
费杰
明代医家。字世彦。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元代名医子明之曾孙,杰承家业,亦以医名。性慷慨愿助人,凡遇重疾者求治,虽百里外,亦赴不辞,且投剂辄效。曾备药饵以救贫病孤独。着《名医抄》、《经验良方》,均佚。......
释义拼音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