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拼音F

拼音F 第75页

  • 《范东阳方》

    医方著作。又名《范汪方》。《隋书经籍志》误作《范阳东方》。晋·范汪撰。卷数说法不一。《晋书》记载:“范汪……撰方五百余卷。又一百七卷,后人详用,多获其效。”书已佚,部分佚文见于《外台秘要》等后世医籍中。......

    释义拼音F
  • 饭醉

    证名。饭后昏倦欲睡之证。又称食后昏困。《杂病源流犀烛·不寐多寐源流》:“食方已,即困倦欲卧,脾气弱,不胜食气也,俗名饭醉。”治宜健脾消食,用六君子汤加山楂、神曲、麦芽。参见食后昏困、嗜卧等条。......

    释义拼音F
  • 饭匙骨

    即肩胛骨。其前方呈扁平三角形,向后凹陷,形同饭勺,故名。...

    释义拼音F
  • 犯黄

    证名。黄疸已退因触犯禁忌复发者,黄疸二十八候之一。《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有得黄病已瘥,而将息失宜,饮食过度,犯触禁忌,致病发胃,名为犯黄候。”多属慢性肝脏疾患。参见黄疸有关条。......

    释义拼音F
  • 犯本

    指伤寒经证因误治而邪入本腑。例如太阳经发汗不解,误用利水药而烦渴饮水,水入即吐,此为邪入膀胱,称之犯本。...

    释义拼音F
  • 返本还原

    子午流注针法用语。在按时取用五输穴中的输穴时,须加取与所开井穴同属一经的原穴。如甲戌时开胆经井穴窍阴,丙子时取小肠经荥穴前谷,戊寅时取胃经输穴陷谷,同时取胆经原穴丘墟。《针灸大全》论子午流注之法:“经中必有返本还原者,乃十二经出入之门户也。”“如甲日甲戌...

    释义拼音F
  • 反佐法

    治疗学术语。系一种反治法。①处方中药物组成的反佐法,即寒药中佐以热药,热药中佐以寒药,作为药引。如《伤寒论》中白通加猪胆汁汤,引用猪胆汁即为此意。......

    释义拼音F
  • 反治

    治疗学术语。指和常规相反的治法。当疾病出现假象,或大寒证、大热证对正治法发生格拒时所采用的治法。因治法与疾病的假象相从,故亦称从治。参见该条。《素问·至真要大论》:“从者反治。”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均属反治法。详各条。......

    释义拼音F
  • 反折

    证名。脊背反张之证。出《素问·骨空论》:“督脉为病,脊强反折。”《素问·诊要经终论》:“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瘈疭。”张志聪注:“反折,背反张也。”......

    释义拼音F
  • 反应点

    近代对腧穴的一种称法。又称疾病反应点。因某些穴位具有反映病痛的作用,故名。...

    释义拼音F
<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