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拼音F > 正文

伏龙肝

释义

「释名」指灶里正对锅底的黄土,亦名灶心土。

「气味」辛、微湿、无毒。

「主治」

1、突然昏倒。用伏龙肝研末,一鸡蛋大的分量冲水服,引起呕吐。

2、中风口噤(口不能言,心神恍惚,手足不能随意运动;或腹中痛满,时而晕绝)。用伏龙肝五升,加水八升,搅清后取上层饮之。

3、神智狂乱,不能识人。用伏龙肝研末,水冲服一茶匙。一日服三次。

4、小儿夜啼水止。用伏龙肝二钱、朱砂一钱、麝香少量,共研为末,加蜜,做成绿豆大的丸子。每次服五丸,桃符汤送下。

5、舌头变硬,不能转动。用伏龙肝调牛蒡汁涂搽。

6、冷热心痛。用伏龙肝末一茶匙,是热痛则以热水湿烫后服,是冷痛则用酒冲服。

7、反胃。用陈年的伏龙肝,研末,米汤送下。每次服三钱。

8、突然咳嗽不止。用伏龙肝一分,加豆豉七分,捣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次服四十丸。

9、吐血,心腹疼痛。用伏龙肝与多年烟壁土等分。每次取五钱,加两碗开水煮,煮成一碗时,等澄清,饮上层清水,空心服。另吃些白粥补身体。

10、妇女血漏,淋漓不止。用伏龙肝半两,阿胶、炒蚕沙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次服两三钱,酒送下,直到病痊愈为止。

11、妇女赤白带,日久黄瘁。用伏龙肝、棕榈灰、屋梁上尘,等分,各炒到烟尽,共研为末,加龙脑、麝香各少许。每服三钱,湿酒或淡醋汤送下。患赤白带有一年之久者,照此法治疗,半月可愈。

12、产后血气攻心,恶物不下。用伏龙肝研末和酒服,每服二钱,泻出恶物即愈。

13、子死腹中,母气欲绝。用伏龙肝末三钱,水调服。

14、横生逆产。用伏龙肝末,酒调服,每服一钱。同时,用灶土搽母脐。

15、胞衣不下。用伏龙肝,加醋调成小团,塞入产妇脐中。内服甘草汤三四合。

16、食物中毒。用伏龙肝末,如鸡蛋大小,水冲服,吐出便愈。

17、冷气入腹,肿满难当,以及男子阴部突然肿痛等。用伏龙肝调鸡蛋白涂搽。

18、耳内流脓。用棉花裹伏龙肝末塞耳内,一天换三次。

19、小儿脐疮。用伏龙肝末敷上。

20、小儿丹毒。用陈年伏龙肝末和屋漏水(亦可用新汲水、鸡蛋白或油)调敷。药干即换。

21、小儿热疖。用伏龙肝末、生椒末等分,和醋调敷。

22、臁疮久烂。用陈年伏龙肝末、黄、黄丹、赤石脂、轻粉等分,调清油,敷布上,贴患处。如发痒,须忍住,数日可愈。

23、一切痈肿。用伏龙肝加蒜捣粒成泥(加鸡蛋黄亦可)贴患处。干了就换。

释义

释义

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中医世家、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等,本站数据仅供参考,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猜你喜欢

  • 茯苓

    「释名」茯灵、茯兔、松腴、不死面,抱根者名茯神。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 1、心神不定,恍惚健忘。用茯苓二两(去皮)、沉香半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饭后服,人参汤送下。......

    释义拼音F
  • 肥筇荚

    「气味」(荚)辛、温、微毒。 「主治」 1、肠风下血。用独子肥皂(烧存性)一片,研为末,加糊调成丸子,陈米汤送下。 2、下痢噤口。用肥皂荚一枚,以盐填实,烧存性,研为末。取少许放入白米稀饭内吃下,有效。......

    释义拼音F
  • 枫香脂

    「释名」白胶香。 「气味」辛、苦、平、无毒。 「主治」 1、吐血、鼻血。用白胶香、蛤粉,等分为末,姜汁调服。 2、吐血、咯血。用白胶香、铜青各一钱,研为末,放入干柿内,纸包煨熟吃下。又方:用白胶香(切片,炙黄)一两、新棉一两,烧灰为末,每服一钱,米汤送下...

    释义拼音F
  • 防己

    「释名」解离、石解。 「气味」辛、平、无毒。 「主治」 1、皮肤水肿(水气在皮肤中,按之下陷,但不怕风)。用防己、黄芪、桂枝各三两,茯苓六两,甘草三两,混合后,每取一两,加水一升,煎成半升服下。一天服二次,此方名“防己茯苓汤”。......

    释义拼音F
  • 番木鳖

    「释名」马钱子、苦实把豆、火失刻把都。 「气味」(仁)苦、寒、无毒。 「主治」伤寒热病,咽喉痹痛,消痞块(口含咽汁或磨水噙咽)。...

    释义拼音F
  • 覆盆子

    「释名」奎、西国草、毕楞伽、大麦莓、插田包、乌包子。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益肾脏,治阳痿,缩小便,补肚明目(叶亦有明目作用)......

    释义拼音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