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拼音G

拼音G 第10页

  • 鬼堂

    十三鬼穴之一。《千金要方》:“百邪所病者,针有十三穴……第十针直鼻上入发际一寸,名鬼堂。”所指即上星穴。又《千金翼方》作尺泽穴别名。参见上星条、尺泽条。......

    释义拼音G
  • 鬼胎

    旧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二。①为症瘕一类病证。因妇人素体虚弱,七情郁结,气滞血凝,冲任经脉壅滞不行所致。《傅青主女科》:“腹似怀妊,终年不产,甚则二三年不生者,此鬼胎也。其人必面色黄瘦,肌肤消削,腹大如斗。”治宜调补正气为主,佐以攻积之品。方用荡...

    释义拼音G
  • 鬼受

    经穴别名。出《千金要方》。即尺泽。参见该条。...

    释义拼音G
  • 鬼舐头

    病名。头发突然片形脱落之病证。《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七:“人有风邪在于头,有偏虚处,则发秃落,肌肉枯死,或如钱大,或如指大,发不生,亦不痒,故谓之鬼舐头。”即油风。治法参见该条。......

    释义拼音G
  • 鬼市

    ①十三鬼穴之一。出《千金要方》。即承浆穴。参见该条。②经穴别名。《千金翼方》:“邪病语不止及诸杂候,人中主之,一名鬼市,”即水沟。参见该条。......

    释义拼音G
  • 鬼泣

    病名。见清·周纪常《妇科辑要》。指妊娠期乳自出。即乳泣。详该条。...

    释义拼音G
  • 鬼排

    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一。即鬼击,详该条。...

    释义拼音G
  • 鬼疟

    病名。①疟疾发作无常,或恶梦、恐惧者。《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二:“鬼疟者,由邪气所为也。其发作无时节,或一日三两度寒热,或两日一度发动,心神恍惚,喜怒无恒,寒则颤掉不休,热则燥渴不止,或差而复作,或减而更增,经久不痊,连绵岁月,令赢瘦也。”《三因极一病证...

    释义拼音G
  • 鬼门

    解剖结构名。汗毛孔。鬼,故通魄。肺藏魄,主皮毛,汗从皮肤而出,称魄汗。汗毛孔称魄门(鬼门)。发汗法称开鬼门。《素问·汤液醪醴论》:“开鬼门,洁净府。”张景岳注:“鬼门,汗孔也。肺主皮毛,其藏魄,阴之属也,故曰鬼门。”......

    释义拼音G
  • 鬼路

    十三鬼穴之一。《千金要方》:“百邪所病者,针有十三穴……第五针外踝下白肉际足太阳,名鬼路。”原注为申脉穴。今从此说。又“第九针手横纹上三寸两筋间,名鬼路。”原注为劳宫穴。《千金翼方》又曰为间使穴。《针灸聚英》易鬼路为鬼营;《针灸大成》则称为鬼窟,均指劳宫...

    释义拼音G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