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拼音G > 正文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释义

类书名。是《古今图书集成》的一部分。五百二十卷。清·蒋廷锡等编纂,刊于1723年。本书分类编纂,自《内经》到清初的医学文献100余种,既有基础理论,又有分科治疗;有论有方,内容丰富,叙述较系统、全面。包括对古典医籍的注释,各种疾病的辨证论治,以及有关医学的艺文、记事和医家传记等。现存光绪年间铅印本及影印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释义

释义

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中医世家、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等,本站数据仅供参考,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相关词条

  • 骨碎补

    「释名」猴姜、猢狲姜、石毛姜、石奄间。 「气味」苦、温、无毒。 「主治」 1、虚气攻牙,齿痛血出。用骨碎补二两,锉细,慢火炒黑,研为末,常以擦齿,有口津,吐出或咽下均可。......

    释义拼音G
  • 「释名」茭草、蒋草。 「气味」(菰笋)甘、冷滑、无毒。 「主治」 (菰笋,一名茭笋、茭白、菰菜)利大小便,止热痢,除目黄,止渴。 (菰根)大寒,治消渴、肠胃痼热。外敷治蛇伤,疮毒。......

    释义拼音G
  • 钩藤

    「气味」甘、微寒、无毒。 「主治」 1、小儿惊热。用钩藤一两、硝石半两,甘草(炙)一分,共研为末。每服半钱,温水服,一天服三次。此方名“延龄散”。......

    释义拼音G
  • 「释名」鸡齐、鹿藿、黄斤。 「气味」(根)甘、辛、平、无毒。 「主治」 1、伤寒(初觉头痛,内热脉洪)。用葛根四两,加水两升、豉一升,同煮成半升服。加生姜汁更好。......

    释义拼音G
  • 栝[guā]楼

    「释名」果裸、瓜蒌、天瓜、黄瓜、地楼、泽姑,根名白药、天花粉、瑞雪。 「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 1、痰咳不止。用栝楼仁一两、文蛤七分,共研为末,以浓姜汁调成丸子,如弹子大,噙口中咽汁。又方:熟栝楼十个、明矾二两,共捣成饼,阴干,研为末,加糊做成丸...

    释义拼音G
  • 钩吻

    「释名」野葛、毒根、胡蔓草、断肠草、黄藤、火把花。 「气味」辛、温、大有毒。 「主治」脚膝痹痛,四肢拘挛,恶疮疥虫,咳逆上气,喉痹咽塞。......

    释义拼音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