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 第15页
-
《活幼珠玑》
儿科著作。二卷,补编一卷。清·许佐廷撰。刊于1873年。本书前编一卷。为儿科诸病的证治歌赋;后编一卷,将儿科病证分为胎毒、变蒸、惊风等32门,详论儿科病的诊断及其辨证用药治法。补编一卷,集录前二卷中所用的方剂。全书有证有方,有论有辨,内容比较简要。现存初...
释义拼音H -
《活幼心书》
儿科著作。三卷。元·曾世荣撰。刊于1294年。卷上将儿科疾病编成歌赋75首,便于习诵。卷中本论,将儿科病证分别立论43篇(附补遗8篇),对小儿诸病的特点,发病规律、治疗原则等论述颇详,并介绍了作者的临床心得;卷下信效方,选录切于实用的儿科验方。现有清刻本...
释义拼音H -
《活幼心法》
儿科著作。又名《活幼心法大全》。九卷。明·聂尚恒撰。刊于1616年。卷一-六为痘科,为本书之主体,对痘疹的病原及其不同阶段的发病特点,症状及治法,作了较详细的辨析。其中不乏作者独到的学术见解;卷七是作者治痘疹的医案;卷八论痧疹;卷九论儿科惊风、吐泻等六种...
释义拼音H -
《活幼口议》
儿科著作。二十卷。元·曾世荣撰。刊于1294年。本书对儿科理论和临床证治予以广泛的阐述和评议,充分发挥了作者本人的见解。卷一-三议明至理25篇,总论儿科的生理、病理特点,并对几家主要的儿科著作稍加评论。卷四-五议初生牙儿证候26篇;卷六论指纹脉;卷七论面...
释义拼音H -
活血通经
治疗学术语。指一种理血法。用活血的药物治疗妇女病理性经闭的方法。临床上需辨证论治,以活血通经药物为主,针对不同病因灵活用药。如气虚加补气药,血虚加补血药,气滞加行气药,肝郁加疏肝药,肝肾虚加补肝肾药。血寒加温里药,血热加清热药等。常用活血通经药有丹参、红...
释义拼音H -
《活人心法》
①养生学著作。又名《新刊京本活人心法》、《臞仙活人心方》。二卷。明·朱权(臞仙)撰。刊于14世纪末。卷上为养生法,内容包括治心、导引法、祛病延年六字法、保养精神及补养饮食等。卷下辑录玉笈二十六方及加减灵秘十八方。......
释义拼音H -
《活人事证药方》
综合性医书。二十卷。宋·刘信甫编。刊于1216年。本书主要论述诸风、诸气、伤寒、虚劳、妇人、疮疡、小儿等共20门的各种病证,叙述其辨证和治疗,并验之以临证案例。作者自称每门病证所述诸方“各有事件引证,皆可取信于人。”全书选方颇多,其中有一些较有价值的方药...
释义拼音H -
《活法机要》
综合性医书。一卷。不着撰人《或题元·朱震亨撰》。本书介绍以泄痢、头风、消渴等内科杂病为主,兼及胎产、疮疡、眼证等临床较常见的多科病证的病因、证候及治疗方药。论述简要,治法能根据不同的病证随机应变,灵活而有法度。除选收前人常用方剂外,自拟方亦颇多,较切临床...
释义拼音H -
豁泄
古病名。指食不知饱,饥瘦、腹大而多泄。《诸病源候论》卷四七:“小儿有嗜食,食已仍不知饱足,又不生肌肉,但其腹大,其大便数而多泄,亦呼为豁泄,此肠胃不守故也。”治宜健脾益气,用参苓白术散。......
释义拼音H -
混元生
产科学名词。又名被膜儿、幸帽儿。指胎胞未破,小儿随胞一并娩出。周纪常《女科辑要》卷五:“儿不出胞,连胞生下者,名曰混元生;生后将胞衣掐破,儿既(即)出矣。”......
释义拼音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