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拼音H

拼音H 第40页

  • 《怀少集》

    儿科著作。十三卷。清·王世隆撰。刊于1758年。作者重点引录整理前代儿科学成就,结合个人临床经验写成此书。卷一为诊治总论;卷二-十分述200余种儿科病证的证治;卷十一-十二为痘科;卷十三为麻科。现存光绪刻本、培元堂刻本。......

    释义拼音H
  • 怀躯

    产科学名词。出《脉经》卷九。即妊娠。详该条。...

    释义拼音H
  • 皱纹。《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血气皆少则无髯,两吻多画。”...

    释义拼音H
  • 化燥

    病因病理学名词。又称津伤化燥。由于热伤津液或素体阴亏,内热过盛等,致使病邪化燥,出现燥证,如口干口渴、唇焦咽燥、便秘尿少、干咳、咯血或衄血等。参见内燥条。......

    释义拼音H
  • 化源

    生理学名词,生化之源。①五脏为生化之源。《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故食岁谷以安其气,食间谷以去其邪,……折其郁气,资其化源。”②指脾胃为生化之源。脾主后天,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均需经脾胃消化、吸收、输布水谷精微的滋养,才能保证正常的生理活动。《临...

    释义拼音H
  • 化饮解表

    治疗学术语。指一种治法。治疗表有风寒、内有水饮的方法。《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释义拼音H
  • 化痰开窍

    治疗学术语。指一种治法。又称豁痰醒脑。治疗痰证神昏的方法。分热痰、寒痰两种。热痰。症见痰盛气粗、神昏谵语、身热烦躁、舌红苔黄,用牛黄丸、至宝丹;寒痰,症见痰涎壅盛、神昏不省、面色青白、手足冷、脉沉,用苏合香丸。......

    释义拼音H
  • 化痰

    治疗学术语。指一种治法。消痰祛涎的方法。根据病因其化痰法有宣肺化痰、清热化痰、润肺化痰、燥湿化痰、祛寒化痰、治风化痰等六种。详各条。......

    释义拼音H
  • 化湿

    治疗学术语。指一种治法。用芳香祛湿的药物宣化上焦湿邪的方法。如湿邪在表,用疏表化湿法;湿温时疫,喉痛胸闷,用清热化湿法。...

    释义拼音H
  • 化热

    病因病理学术语。指外感表邪传里而致热性病理变化。一般表邪初犯人体,恶寒发热并见,如表邪传入气分,则不恶寒、反恶热、烦渴、发热、尿赤、便臭、舌红苔黄、脉数等,此为病邪化热入里。......

    释义拼音H
<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