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拼音J
拼音J 第119页
-
贾铭
元代养生家。字文鼎,号华山老人。海昌(今浙江海宁)人。重侠义,能赈人之急。百岁时,太祖(朱元璋)召见之,问以颐养之法,曰:“要在慎饮食。”谓饮食借以养生,若不知物性反忌,则养生者亦未尝不害生。着《饮食须知》进览,赐宴礼部而归。享年106岁。......
释义拼音J -
贾黄中
宋代大臣。字娲民。沧州南皮(今属河北)人。举进士,授校书郎、礼部侍郎。辑有《神医普救方》七十四卷,今佚。...
释义拼音J -
贾和元
唐代人。履贯欠详。着《铃和子》一卷,已佚。...
释义拼音J -
贾粲
南北朝时北魏医官。酒泉(今属甘肃)人。宣武帝末年(约515年)得充内侍,曾任尝药典御。...
释义拼音J -
胛缘
经外穴名。见《医学纲目》。在背部,当肩胛骨内缘上下尽处,左右共四穴。布有颈横动脉,肋间动脉后支,肩胛背神经及胸神经后支。主治肩胛神经痛,肩胛风湿痛。向外沿皮刺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释义拼音J -
胛
人体部位名。即肩胛部。《灵枢·经脉》:“其支者,从髆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
释义拼音J -
甲乙
用十天干纪日,甲乙即指甲日与乙日。甲乙属木,木分阴阳。甲为阳木,内应足少阳胆经,故胆旺于甲日;乙为阴木,内属足厥阴肝经,故肝旺于乙日。《素问·脏气法时论》:“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
释义拼音J -
甲疽
病名。发于爪甲之痈疽。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又名嵌甲、嵌指。巢氏认为:“甲疽之状,疮皮厚甲错剥起是也。其疮亦痒痛,常欲抓搔之汁出。其初,皆是风邪析于血气所生,而里亦有虫。”或因穿小鞋使甲生长而侵入肉,使气血阻遏不通;或因剪甲而伤肌感染。久则甲旁焮肿痛...
释义拼音J -
甲介骨
解剖结构名词。即鼻软骨。因其系附鼻孔外壁,居鼻骨之下,共一对,外形似介壳,故名。...
释义拼音J -
甲己化土
运气术语。指逢甲己为土运。《素问·天元纪大论》:“甲己之岁,土运统之。”...
释义拼音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