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拼音M > 正文

曼陀罗花

释义

「释名」风匣儿、山茄子。

「气味」(花、子)辛、温、有毒。

「主治」

1、脸上生疮。用曼陀罗花晒干,研为末,取少许敷贴疮上。

2、小儿慢惊。用曼陀罗花七朵,天麻二钱半,全蝎(炒)十枚,天南星(炮)、丹砂、乳香各二钱半,共研为末。每服半钱,薄荷汤调下。

3、大肠脱肛。用曼陀罗子连壳一对、橡斗十六个,同锉,水煎开三、五次,加入朴硝少许洗患处。

4、作麻醉药。秋季采曼陀罗花、火麻子花,阴干,等分为末,热酒调服三钱。为一会即昏昏如醉。割疮、炙火宜先服此,即不觉痛苦。

释义

释义

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中医世家、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等,本站数据仅供参考,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相关词条

  • 莽草

    「释名」芒草、鼠莽。 「气味」(叶)辛、温、有毒。 「主治」 1、贼风肿痹(风入五脏,恍惚)。用莽草一斤,乌头、附子、踯躅各二两,切细,以水和醋泡一夜。取出,和猪油一斤同煎,去渣,手蘸药汁摩病处几百次,可愈。此法亦治癣疥杂疮。耳鼻疾,可以棉裹药汁塞。此方...

    释义拼音M
  • 马蓼

    「释名」大蓼、墨记草。 「气味」(茎、叶)辛、温、无毒。 「主治」杀肠中寄生虫。...

    释义拼音M
  • 马鞭草

    「释名」龙牙草、凤颈草。 「气味」(苗、叶)苦、微寒、无毒。 「主治」 1、疟疾寒热。用马鞭草捣汁五合,加酒二合,分二次服。 2、鼓胀烦渴,身干黑瘦,用马鞭草锉细,晒干,加酒或水同煮至味出,去渣温服。......

    释义拼音M
  • 麦门冬

    「释名」亦名冬、禹韭、禹余粮、忍冬、忍凌、不死草、阶前草。 「气味」(根)甘、平、无毒。 「主治」 1、消渴。把大苦瓜捣成汁,泡麦门冬二两,过一夜,麦门冬去心、捣烂,加黄连(去皮毛)研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饭后服。一天服两次。两天后当可见效...

    释义拼音M
  • 麻黄

    「释名」亦名龙沙、卑相、卑盐。 「气味」(茎)苦、温、无毒。(根节)甘、平、无毒。 「主治」 1、流行热病(初起阶段)。用麻黄一两,水煎至半干,去渣留汁,加米及豉,煮成粥。先以热水洗澡,然后食粥,汗出即愈。......

    释义拼音M
  • 木贼

    「气味」(茎)甘、微苦、无毒。李时珍说:“木贼气温,味微甘苦,中空而轻,阳中之阴,升也,浮也。也麻黄同形同性,故亦能发汗解肌,升散火郁风。......

    释义拼音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