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N 第58页
-
内治
治疗学名词。指服药以治体内发生的病证。《素问·至真要大论》:“内者内治,外者外治。”...
释义拼音N -
内痔
病名。生于肛门齿线以上之痔。《外台秘要》卷二十六:“许仁则曰:此病有内痔,有外痔,……内痔每便即有血,下血甚者,下血击地成孔,出血过多,身体无复血色。有痛者,有不痛者。”证见患部有紫红色块状物突出,伴肛门部不适感,常有便血。根据痔核大小,脱出肛外程度,能...
释义拼音N -
内痔注射疗法
在枯痔法基础上发展的内痔疗法之一。系将枯痔药制成注射液经针管注射于痔核基底部位的一种疗法。适用于内痔及混合痔之内痔部分。所用药物包括对痔核具有坏死作用的枯痔油、枯脱油或能使痔核硬化萎缩的5-8%明矾液、5%鱼肝油酸纳等。从而使痔核部位硬化萎缩、坏死、脱落...
释义拼音N -
内肿锁喉风
病名。见《喉科指掌》卷四。系指因肺胃两经阴阳相结,内塞不通,外无形迹,喉间痰喘的病证。先用吐痰法,嚾吐,再用六味汤。针少商、商阳、关冲、曲池、合谷、两手十穴。有血则生,无血则死。相当于今之急性喉阻塞。......
释义拼音N -
内眦
解剖名称。亦名大眦、眼大头、眼大嘴、眼大睫、(眼)大角。《灵枢·癫狂》:“在内近鼻侧者,为内眦。”上下眼弦各有一小孔窍,名泪堂。详目眦条。......
释义拼音N -
纳干法
子午流注针法内容之一。指十二经配合十天干,又称纳早法,因天干以甲为首,故名,子午流注针法即按日子所属天干开取某经五输穴。《针灸大全》载有《十二经纳天干歌》:“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藏。三焦亦向壬中寄,包络同归入癸方。...
释义拼音N -
纳甲法
即纳干法。见该条。...
释义拼音N -
纳气
即补肾纳气。指用补肾药物治疗肾不纳气所致虚喘的方法。详补肾纳气条。...
释义拼音N -
纳气法
外治法之一。出《幼幼集成》。用吴茱萸五分,胡椒七粒,五倍子一钱,研细末,酒和作饼,封肝脐以带扎之。治小儿虚脱,上气喘息,真气浮散,不得归元者。......
释义拼音N -
纳支补泻
子午流注针法之一。指十二经配合十二地支时间的针法。又称纳子法。《素问·针解篇》:“补泻之时者,与气开合相合也。”十二经脉的血气盛衰,各有一定的时刻,古人以十二地支相配,一经一时,依次而行,称为纳支。即肺经寅时,大肠经卯时,胃经辰时,脾经己时,心经午时,小...
释义拼音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