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拼音N

拼音N 第59页

  • 纳支法

    子午流注针法内容之一。指十二经配合十二地支,又称纳子法。因地支以子为首,故名。《难经·七十二难》丁德用注:“其经络有二十四,日有二十四时,皆相合。此凡气始至而用针取之,名曰迎而夺之,其气流注终而内(纳)针,出针扪穴,名曰随而济之。”十二经脉按流注顺序挨配...

    释义拼音N
  • 纳子法

    即纳支法。见该条。...

    释义拼音N
  • 捺正

    正骨手法之一。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具体实施时,医者应以一手或双手在拔伸的基础上,将患者骨折断端、或关节脱位外突之骨按回原位,从而使骨折后骨断端所产生的分离、重叠、成角畸形、侧方移位及关节脱位等情况得到矫正。......

    释义拼音N
  • 奶疳

    出《婴童百问》。即脾疳。详该条。...

    释义拼音N
  • 奶麻

    病名。又名胎麻、奶麻子。《麻证新书》:“奶麻者,小儿初生未满月时,遍身红点,斑驳如珠,皆由儿在母胎中,受有热毒所致。故生下散见于皮肤,不可认作时行麻疹。”相当于婴儿急疹。治宜清热疏风解毒,用银翘散加减。......

    释义拼音N
  • 奶麻子

    出《痘疹精详》。即奶麻。详该条。...

    释义拼音N
  • 奶旁

    推拿穴位名。又名乳旁。出《小儿推拿秘诀》。位于两乳外侧,左右共二穴。能祛风止咳吐。...

    释义拼音N
  • 奶癖

    病证名。①即乳癖。详该条。②出《儒门事亲》。即乳痈癖。详该条。③《幼科证治准绳》:“壅乳成奶癖。”详壅乳条。...

    释义拼音N
  • 奶癣

    病名。发于婴儿的一种湿疮。出《外科正宗》卷四。又名乳癣、胎癣、胎(疒敛)疮。多因婴儿禀性使风湿热毒蕴留肌肤而发,好发于婴幼儿之头面部,或可延展于其他部位。证见其初起者形似粟米,或散发,或密集群聚,疹色红赤,搔之即起白屑,其形若癣样。不起泡,不流水者称干(...

    释义拼音N
  • 奶疹子

    病证名。《幼科证治准绳》:“小儿有出一二次者,出轻而日数少者,名奶疹子。”婴幼儿发疹性疾病,如风疹、幼儿急疹等。...

    释义拼音N
<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