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指生于肩之前廉(肩峰前侧)的无头疽。出《外科真诠》卷上。属于痈疽之一种,证治可参见痈疽条。
干疽
释义

释义
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中医世家、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等,本站数据仅供参考,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相关词条
-
秦艽
「释名」艽,音交。亦名秦瓜,秦。 「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 1、黄疸。用秦艽半两,浸酒半升中,空腹饮酒。有酒量的人服后易见效。又方:秦艽三两,牛乳一升,煮成七合,作两次服下。......
释义拼音Q -
荠苠
「释名」读如齐尼。亦名杏参、杏叶沙参、甜桔梗、白面根。苗名隐忍。 「气味」(根)甘、寒、无毒。 「主治」 1、强中、消渴(男子出精后,阴茎仍然坚挺,称为“强中”;如同时有多饮多便现象,即属“消渴”,能发痈疽)。用猪肾一个,黑大豆一升,加水一斗半,煮成一半...
释义拼音Q -
七抱三撑
气功练功用语。指两臂配合呼吸时的外撑与内抱的不同用力法式。见秦仲三《气功疗法和保健》。其方法要领即吸气时,使两臂以十分之七的力量向内环抱;呼气时,使两臂以十分之三的力量向外撑张。......
释义拼音Q -
七表脉
脉象一种分类法。《脉诀》把二十四脉分为七表、八里、九道三类。七表即浮、芤、滑、数、弦、紧、洪七种脉。...
释义拼音Q -
七冲门
人体部位名。见《难经·四十四难》。根据消化系统解剖所见,有门户功能与形态的七个要冲部位,总称之为七冲门。即“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为贲门,太仑下口为幽门,大肠、小肠为阑门,下极为魄门(即肛门),故曰七冲门也。”其解剖部位、相互关系之记述均较确...
释义拼音Q -
七次脉
任督脉及手足三阳经在颈部的一个穴位,共为八穴。次,指从任脉的天突穴旁开的次序。《灵枢·本输》:“缺盆之中任脉也,名曰天突;一次任脉侧之动脉足阳明也,名曰人迎;二次脉手阳明也,名曰抉突;三次脉手太阳也,名曰天窗;四次脉足少阳也,名曰天容;五次脉手少阳也,名...
释义拼音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