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拼音S > 正文

释义

「释名」子名椹。

「气味」桑根白皮:甘寒、无毒。桑叶:苦、甘、寒、有小毒。桑枝:苦、平桑柴灰:辛、寒、有小毒。

「主治」

桑柴灰:

1、目赤肿痛。用桑灰一两、黄连半两,共研为末。每用一钱,铴汤澄清后洗眼。

2、青盲。用桑灰煎汤洗眼,坚持有效。

3、身、面水肿,坐卧不得。有桑枝烧灰淋汁煮赤小豆,每饥时即吃豆,不喝豆汤。

4、白癜风。用桑柴灰二斗,蒸于甑内,取锅中热汤洗患处。几次即愈。

5、头风白屑。用桑灰淋汁洗头。

6、大麻风。用桑柴灰。热汤淋取汁洗头,再用大豆磨浆洗,用绿豆粉泡熟水洗。三日一洗头,一日一洗脸。不过十次见效。

桑枝:

1、水气脚气。用桑条二两炒香,加水一升煎至二合,每日空心饮服。

2、风热臂痛。用桑枝一小升,切细,炒过,加水三程式,煎成二升,一日服尽(有人臂痛,诸药不效,服此数剂即愈)。

3、紫白癜风。有用桑枝十斤、益母草三斤、加水五斗,煮成五斤,去渣,再熬成膏。每于卧时服半俣,温酒调下。以愈为度。

桑叶:

1、青盲。取青桑叶焙干研细,煎汁乘热洗目,坚持必效。有患此病二十年者,照此洗浴,双目复明。

2、风眼多泪。取冬季不落的桑叶,每日煎汤温洗。或加硭硝亦可。

3、眼红涩痛。用桑叶研末,卷入纸中烧烟熏鼻,有效。

4、头发不长。用桑叶、麻叶煮淘米水洗头。七次后,发即速长。

5、吐血不止。用晚桑叶焙干,研为末,凉茶送服三钱,血止后,宜服补肝、肺的药物。

6、肺毒风疮。用好桑叶洗净。蒸熟一宿,晒干,研为末,水调服二钱。

7、痈口不收。用经霜黄桑叶,研末敷涂。

8、汤火伤疮。用经霜桑叶烧存性,研为末,油调敷涂。数日可愈。

9、手足麻木。不积压痛痒。用霜降后桑叶煎汤频洗。

桑椹:

1、水肿胀满。用桑心皮切细,加水二斗,煮汁一斗,放入桑甚,再煮取五程式,和糯米饭五程式酿酒饮服。此方名“桑椹酒”。

2、瘰疬结核。用桑椹(黑熟者)二斗,取汁,熬成膏。每服一匙。白汤调下。一日服三次,此方名“文武膏”。桑根白皮:1、咳嗽吐血。用新鲜桑根白皮一斤,浸淘米水中三宿,刮去黄皮,锉细,加糯米四两,焙干为末。每服一钱,米汤送下。

2、消渴尿多。用入地三尺的桑根,剥取白皮,炙至黄黑,锉碎,以水煮浓汁,随意饮服,亦可加一点米同煮,但忌用盐。

3、产后下血。用桑白皮,炙过,煮水饮服。

4、月经后带红不断。锯桑根取屑一撮,酒冲服。一天服三次。

5、跌伤。用桑根白皮五斤,研为末,取一升,,煎成膏,敷伤处,痛即止。亦无宿血。

6、刀伤成疮,用新桑白皮烧灰,与马粪调匀涂疮上,换药数次即愈。

7、发枯不润。用桑根白皮、柏叶各一斤,煎汁洗头,有效。

8、小儿流涎(脾热,胸膈有痰)。用新桑根白皮捣取自然汁服下。

9、小儿丹毒。用桑根白皮煮汁洗浴,或研为末,调羊膏涂搽。

10、石痈(坚硬,不作脓)。用桑白皮阴干为末,溶胶和酒调涂,以痈软为度。

释义

释义

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中医世家、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等,本站数据仅供参考,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相关词条

  • 树柳

    「释名」赤柽、赤杨、河柳、雨师、垂丝柳、人柳、三眠柳、观音柳。 「气味」(木)甘、咸、温、无毒。 「主治」 1、腹中痞积。用柽构枝煎汤,露一夜。五更时空心饮几次。痞渐消去。......

    释义拼音S
  • 水杨

    「释名」青杨、蒲柳、蒲杨、蒲多,多柳、蕉苻。 「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 1、赤白痢。用水杨枝叶捣汁一升服。一天服两次。 2、痘毒不发,用水杨枝叶五斤,煎汤温浴,水冷换热,痘疮逐渐行浆贯满。如不满,可多浴几次,力弱者,只洗头面手足。内服助气血药,效...

    释义拼音S
  • 苏方木

    「释名」苏木。 「气味」甘、咸、平、无毒。 「主治」 1、产后血晕。用苏木三两,加水五升,煎取二升,分次服。 2、产后气喘,面黑欲死,是血入肺所引起。和苏木二两,加水二碗,煮成一碗,再加人参末一两服下。极效。......

    释义拼音S
  • 「释名」杉、沙木。 「气味」(杉材)辛、微温、无毒。 「主治」 1、脚气肿满。用杉木节一升、桔叶(切细)一升(无叶可用皮代)、大腹槟榔大一枚(连子打碎),童便三升,共煮成一升半,分两次服。若初服即见效。则不必再服。此方名“杉木汤”。......

    释义拼音S
  • 「释名」松膏、松肪、松胶、松香、沥青。 「气味」 松脂:苦、甘、温、无毒。 松节:苦、温、无毒。 松叶:苦、温、无毒。 松花:甘、温、无毒。......

    释义拼音S
  • 石松

    「气味」苦、辛、温、无毒。 「主治」久患风痹,脚膝疼冷,皮肤麻木。...

    释义拼音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