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旃檀、真檀。
「气味」白旃檀:辛、温、无毒。紫檀:咸、微寒、无毒。
「主治」白旃檀:心腹痛、肾气痛、噎膈吐食、风热肿毒。紫檀:止血、止痛、疗淋、敷刀伤。
释义
「释名」旃檀、真檀。
「气味」白旃檀:辛、温、无毒。紫檀:咸、微寒、无毒。
「主治」白旃檀:心腹痛、肾气痛、噎膈吐食、风热肿毒。紫檀:止血、止痛、疗淋、敷刀伤。
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中医世家、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等,本站数据仅供参考,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相关词条
「释名」菟缕、菟、菟芦丘、赤纲、玉女唐蒙、火焰草、野狐丝、金线草。 「气味」(子)辛、甘平、无毒。 「主治」 1、消渴不止。用菟丝子煎汁随意饮服,以止为度。......
「释名」白幕。 「气味」辛、温、有大毒。 「主治」 1、元阳虚损(寒邪外攻,手足厥冷,大便滑数,小便白浑,六脉沉微)。用乌头、附子、天雄一起炮制并去皮脐,等分咬细,每服四钱,加水二碗、姜十五片,煎至成,温服。此方名“三建汤”。......
「释名」丁苈、大室、大适、狗荠。 「气味」(苗、子)苦、平、无毒。 「主治」 1、阳性水肿(面赤、烦渴、喘急、小便涩)。用甜葶苈一两半(炒后研末)、汉防己末二两,和鸭血及头同捣极烂,做成丸子,如梧子大。视病情每服五至十丸,一天服三次,以小便通畅为验。.....
「释名」微苦、平、无毒。 「气味」苦、微温、无毒。 「主治」男女诸风。对妇人产后风,有特效。用铁线草根五钱、五加皮一两、防风二钱,共研为末;另取一斤重的乌骨鸡一只,水内淹死(按:这是为了留血),去毛肠,砍为肉块,加入药末混匀,倒适量麻油炒肉块成黄色;再随...
清代医家。字翰文。上海(今属上海市)人。从师于清初名医李用粹,并录其医案,辑成《旧德堂医案》(现存于《三三医书》中)。另着有《本草删书》、《伤寒类书》、《脉学定本》等。其子宗泰(字宏文),曾任太医院吏目;孙尔歧(字临照)亦承家业。......
病名。见《外科启玄》。又名胎溻皮疮。症见胎儿表皮呈片状脱落,肉色红润,如汤烫状,逐渐扩大,向四周蔓延,甚则大部分皮脱或遍身无皮。由孕母过食五辛炙煿等物,或父母患梅毒传染于胎儿所致。治宜清热解毒,用三黄汤加减。参见胎溻皮疮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