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拼音Y

拼音Y 第118页

  • 阴癣

    病名。癣之发于股、阴囊部者。见《外治寿世方》卷三。又名股癣。多因风热湿邪侵于肌肤,蕴郁日久而发病。证见患部始有丘疹,或呈小水疱,渐向周围浸润扩大而成红斑,边缘清晰,表面多布有薄屑,时时剧痒难忍。好发部位多在大腿之股内侧,不治多可蔓延到阴囊、臀部、甚则至肛...

    释义拼音Y
  • 阴血

    即血液。血液有形而属阴,故名。《灵枢·通天》:“太阴之人,多阴而无阳,其阴血浊,其卫气涩。”参血条。...

    释义拼音Y
  • 阴眼

    指尿道外口。...

    释义拼音Y
  • 阴阳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含有朴素的辨证观点。最初的含义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者为阳,背日者为阴。由此引申为气候的冷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用以代表事物对立和相互消长的正反两方面,进而阐述事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古代医家...

    释义拼音Y
  • 阴阳刺

    刺法名。即偶刺。见该条。...

    释义拼音Y
  • 阴阳二气疽

    病名。生于背部之痈疽证。出《证治准绳·外科》卷四。多因内伤七情,致荣卫不和而发。该证发于背部,或大或小,或肿或消,或软或硬,初发时多令人寒热往来。患者大渴,神志清醒,脉洪数,肿物高大,十余日脓即成为顺;若患者不渴,神志昏愦,肿物漫平,脉细无力,应期脓不成...

    释义拼音Y
  • 阴阳二十五人

    《灵枢经》篇名。该篇根据阴阳五行学说,将禀赋不同的各种人体形态归纳为木、火、土、金、水五种类型。每一类型又按五音的阴阳属性以及上下左右等各分出五类,共为二十五种人。......

    释义拼音Y
  • 阴阳乖戾

    病因病理学术语。乖戾,不和谐或失调。阴阳不和或失调是病理变化的基本原理,导致阴阳偏亢偏衰。表现为脏腑及气血的寒热虚实及功能紊乱等。...

    释义拼音Y
  • 阴阳互根

    阴阳学说术语。系阴阳学说基本内容之一。即阴阳互相依存,双方均以对方存在为自身存在的前提。《医贯砭·阴阳论》:“阴阳又各互为其根,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阴阳学说多以互根的观点说...

    释义拼音Y
  • 阴阳交

    病名。热病汗出后复发热、汗出、脉躁、狂言的危证。因阳邪入于阴分,交结不解所致。《素问·评热论》:“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阴阳交。”......

    释义拼音Y
<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