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拼音Y

拼音Y 第119页

  • 阴阳俱溢

    脉学术语。阴,寸口脉;阳,人迎脉;溢,充盈,满溢。人迎脉与寸口脉俱洪盛如溢,为邪盛正衰,病势进展。《灵枢·终始》:“人迎与寸口俱盛三倍以上,命曰阴阳俱溢。”......

    释义拼音Y
  • 阴阳离决

    病因病理学术语。指阴阳相互分离决裂。阴阳失调,一方过强或过弱,均可导致另一方无法依存,而出现离决现象。《素问·生气通天论》:“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释义拼音Y
  • 阴阳两虚

    病证名。指脏腑阴阳俱虚,或气血两虚,或肾阴阳俱虚的病证。可因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或阴阳俱损而致。在辨证方面,既有阳虚的见证,又有阴虚的见证,多见于素体虚弱及久病的患者。治疗原则应阴阳双补,并根据阴阳虚损的情况,有所偏重,分主次施治。......

    释义拼音Y
  • 《阴阳脉死候》

    诊断学著作。撰人撰年未详,约为秦以前的作品。1973年于湖南长沙市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之一。全书约百余字,主要是有关诊断学上鉴定死亡征候的论述。......

    释义拼音Y
  • 阴阳清浊

    ①浊,指水谷之气;清,指吸入自然界之气。清气与浊气各有其性质和功能,根据人体阴阳经所受清浊之气不同来讨论治疗方法。②《灵枢经》篇名。主要讨论十二经脉气血清浊。......

    释义拼音Y
  • 阴阳圈

    病证名。系指眼睛生翳两相对映的病证。出《目经大成》卷二。本书认为:“此症黑睛上生二翳,一中虚,一中实,两翳连环如阴阳之圈,故名。有白中略带焦黄,及细细赤脉绊住,而光滑深沉者,皆不能去。大约多为险症,翳退而现。寻其源流,耐心治之,或稍见效。又有两目各留一翳...

    释义拼音Y
  • 阴阳胜复

    阴阳学说术语。指阴阳对立双方,一方亢盛,导致另一方的报复,出现阴胜阳复或阳胜阴复的现象,从而影响事物变化过程的转归。阴阳胜复变化规律可解释自然界和疾病过程的变化。如:......

    释义拼音Y
  • 阴阳失调

    病因病理学术语。亦称阴阳偏胜。病机的概括。人体内外、表里、上下各部分之间,以及机体的物质与物质,功能与功能,功能与物质之间,必须经常保持其相对的阴阳协调关系,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保持健康状态。如果阴阳的动态平衡遭破坏,出现偏盛偏衰的阴阳失调现象,即导...

    释义拼音Y
  • 阴阳消长

    阴阳学说术语。指阴阳对立双方处于不断消长变化之中,此盛彼衰,此消彼长,在绝对的消长中维持相对的平衡。如四季气候从寒冷转暖变热,即是“阴消阳长”的过程,从炎热转凉变寒,即是“阳消阴长”的过程。人体生理上平旦至日中阳气渐盛,为“阴消阳长”,日中至黄昏,阴气渐...

    释义拼音Y
  • 阴阳穴

    ①经外穴名。出《千金要方》。位于(母)趾趾节横纹内侧端。主治卒中恶风,赤白带下,泻注,肠疝。艾炷灸3壮。②经外穴名。即营池。出《千金要方》。见该条。......

    释义拼音Y
<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