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 第165页
-
郁证
证名。郁滞不得发越之证的总称。简称郁。见《赤水玄珠·郁证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有木郁、火郁、土郁、金郁、水郁、属五气之郁,后世合称五郁。《丹溪心法》分为气郁、血郁、湿郁、热郁、痰郁、食郁、总称六郁。《张氏医通》卷三:“郁证多缘于志虑不伸,而气先受病...
释义拼音Y -
郁中
经外穴名。《经穴汇解》:“郁中:耳前两边。按《云林神谷》曰:灸吼吼神法,患者耳前两边,名郁中,二穴。《寿世保元》耳前作胸中,未知熟是。”《经外奇穴图谱》定位在面部,耳轮棘前缘一穴,耳垂下缘相平处一穴。......
释义拼音Y -
彧中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千金要方》作或中,《医学入门》作域中。属足少阴肾经。在胸部,当第1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布有第一肋间神经及其前皮支,锁骨上神经前支,第一肋间动、静脉。主治咳嗽,气喘,胸痛,不嗜食等。斜刺0.3-0.5寸,不宜深刺。艾炷灸3...
释义拼音Y -
浴
①洗澡。《素问·五脏生成》:“肾痹,得之沐浴清水而卧。”②形容汗出多。《灵枢·百病始生》:“若入房汗出浴,则伤肾。”③治法之一。用药煎水洗患部或全身。多用于风寒、跌仆初期,以达到发散外邪,通经活脉,化瘀止痛的目的。《素问·至真要大论》:“寒者热之……...
释义拼音Y -
浴儿法
新生儿保健法。出《备急千金要方》。用桃、槐、桑、梅、柳五枝煎汤,洗浴初生儿,去除污秽,清洁皮肤,以防皮肤病和疮疖的发生。洗浴时,要避风,时间要适当,不可令其久坐水中恣意洗浴,以免冬天受凉,夏天受热,注意保持脐带的干燥。如在澡水中加少许猪胆汁,既可去污秽,...
释义拼音Y -
浴面
导引方法名。又名摩面、擦面、干洗脸等。方法为:双手擦热,贴在面下部,两手中指分别放在鼻翼两侧迎香穴处,向上推擦,经睛明、攒竹至前额发际处,然后两手分开推擦至额角后而下,经耳门穴而返回下面部。《寿世青编·十二段动功》:“浴面:将两手自相摩热,覆面擦之。”《...
释义拼音Y -
域中
经穴别名。见《医学入门》。即彧中。参见该条。...
释义拼音Y -
欲降反升
反治法之一。即欲通利下降,反而使用升提的方法。如小便不通用宣肺提气法治疗,使肺气通利,水道自利。是一种提壶挈盖的方法。...
释义拼音Y -
喻昌(1585-约1664年)
明末清初医家。字嘉言。新建(今属江西)人。新建古称西昌,故晚年号西昌老人。明崇祯三年(1630年)以副榜贡生入都,因上言国事不就而皈依佛门为僧,兼事岐黄,往来于南昌、靖安等地,后侨居常熟。晚年潜心著述,开堂讲授医学,在常熟颇有医名。其治学推崇《伤寒论》,...
释义拼音Y -
喻化鹏
明代医家。字图南。丰城(今属江西)人。精岐黄术,游医于宝庆(今湖南邵阳)。精研切脉、望色、听声、察形之术。诊病态度严肃谨慎,遇有疑难病证,常静夜深思,晨起即赴病家处理,不分贫富,一视同仁。所得诊酬多用于购置奇方秘论,以利提高医术。着有《医经翼XX》、《医...
释义拼音Y